小學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實施計劃【通用2篇】
我們不僅要關注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與思維的啟迪。通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內容和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孩子們對語言的熱愛,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感受文字的魅力與表達的樂趣。這份計劃不僅是教學的指南,更是培養孩子們終身學習能力的起點。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 1
一、班級現狀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 45 人,大多數學生初入學時活潑開朗,性格各異,心智尚未成熟,正處于價值觀和學習習慣形成的初期階段。對于班級的規章制度及紀律要求,他們的理解相對缺乏,集體主義意識尚未建立,對學習的態度也顯得模糊不清,學習習慣還在不斷發展中,整體學習成績需要進一步觀察和評估。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二)”、“漢語拼音”、“識字”和“課文”四個模塊,生字和課文皆已標注拼音,以便學生入門時能更好地識字和閱讀。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二)”由三部分組成,主要通過圖示方式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讀寫姿勢,強調用眼衛生,培養“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優良習慣,同時培養學生愛惜學習工具的意識。
2、漢語拼音部分,旨在幫助學生鞏固拼音知識,使他們能夠利用拼音輔助識字、閱讀與學習普通話。學生需要掌握聲母、韻母的默寫,并能在四線格上寫出規范的音節。
3、識字部分分為兩組,每課均配有情景圖,幫助學生在圖文結合中識字,增強他們對事物的認知,激發學習興趣。
4、課文部分共設計 12 篇,按 5 組排列,涵蓋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和描紅。每篇課文短小精悍,插圖優美,并提供清晰的作業指引,整體設計旨在幫助學生有效掌握 260 個新字和 150 個寫字要求。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 漢語拼音目標:能夠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音節,拼讀音節流利,準確書寫聲母及韻母,依托拼音識讀漢字。
2. 識字與寫字:認識常用漢字 350 個,其中會寫 80 個,培養學生積極學習漢字的興趣,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形成正確寫字姿勢和良好書寫習慣。
3. 閱讀目標:用普通話流利朗讀課文,體會閱讀的樂趣,學習通過圖畫輔助閱讀。
4. 口語交際:認真聽取他人講話,努力理解主要內容;與他人交談時態度自然大方,講究禮儀,積極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
四、本冊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
1. 漢語拼音教學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基礎工具,因此應為教學重點。
2. 識字目標:350 個常用漢字,其中 80 個需掌握書寫。
3. 普通話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二)難點:
1. 漢語拼音的抽象性和易混淆性,學生掌握難度較大,因此拼音的教學成為難點。
2. 識字量的增加對學生來說挑戰較大,如何有效鞏固學習則是一個難點。
3. 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提升閱讀能力的策略也顯得重要。
五、提升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 引導學生理解學校規章制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 深入研究新教材,了解學生需求,靈活運用教材。
3. 利用多媒體資源,運用教材中的優美圖畫,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4. 增強語文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5. 設立學習小組,以自主合作為主,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6. 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反饋并總結學習情況。
7.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進步。
8. 教授學生靈活的學習策略,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關注教材內的整體聯系,力求創新的教學方式。
9. 在識字教學中,遵循“識寫分開”的原則,幫助學生盡早閱讀,利用拼音和字典輔助學習生字,鼓勵他們探索記憶規律。
10. 強化寫字習慣的培養,指導書寫技巧,通過示范幫助學生寫好字,合理分配寫字量,確保寫字質量。
11.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提前布置準備任務,重視情境的創設,積極引導學生交流,關注交際的互動狀態。
六、思想品德教育結合點:
1. 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懷。
2. 讓學生明白刻苦學習的重要性。
3. 贊美真摯的情感,培養同學之間的友誼。
4. 弘揚“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價值觀。
5. 強調智力教育的重要性。
6. 反映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的精神。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 2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含“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六大部分,旨在為一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入學教育部分主要幫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了解學習規范,以更好地融入學校環境。
接下來的漢語拼音單元,學生在學習拼音的會認識到70個常用漢字。之后的識字部分(一)和(二)各包含10篇課文,針對每個識字單元設有4課,課中學習的漢字數量在12至14個之間。20篇課文被分為4個單元,內容安排由簡單到復雜,確保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逐步提升能力。每個單元后設有語文園地,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來加深學生的語文知識,提升其語文能力。教材中設計了6個口語交際的話題,安排在每一個單元的末尾,通過真實情境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識字部分則遵循認字與寫字分開的原則,力求減輕學生負擔,讓他們早日能夠獨立閱讀。
本教材的編寫嚴格遵循課程標準,體現了教育理念和精神,內容綜合性強,具有科學性、時代性、趣味性和廣泛適用性等特點。
二、教學目標:
1. 漢語拼音:能夠正確發音聲母、韻母及聲調,熟練拼讀音節,并能借助拼音認識漢字。
2. 識字與寫字:認知常用漢字400個,其中100個能夠書寫,培養對漢字學習的興趣,掌握基本筆畫,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習慣。
3. 閱讀:用普通話流利朗讀課文,增強閱讀興趣,感受其中的樂趣,學會結合圖畫進行識讀。
4. 口語交際: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理解主要內容;與人交談時態度自然,禮貌得體,積極參與討論,分享個人見解。
三、教學措施:
1. 引導學生熟悉學校常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 深入理解新教材,了解學生情況,發揮創造性使用教材。
3. 利用多媒體教學,配合生動的情境圖,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 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在實際中學習語文。
5. 組織學習小組,鼓勵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培養探究精神。
6. 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反饋總結。
7.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8. 強調學習的靈活性,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將主動權交給他們,注重教材的整體運用與創造性使用,備課時關注單元間的知識聯系。
9. 在識字教學中堅持識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幫助學生盡早閱讀。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新字和熟字之間的聯系,促進記憶規律運用,鼓勵學生分享識字經驗,開展識字游戲,享受學習樂趣。
10. 重視寫字習慣的培養,加強寫字指導,注意書寫的端正與美觀,針對二年級學生,課中寫字量要適度,避免疲勞,平衡寫字質量與數量。
四、教學課時安排:
第1周:入學教育、拼音a o e的教學,6課時
第2周:拼音i u v以及b p m f的教學,9課時
第3周:拼音d t n i,復習一,g k h,j q x的教學,9課時
第4周:拼音z c s,zh ch sh r,復習二的教學,9課時
第5周:拼音ai ei ui,ao ou iu,ie ue er的教學,9課時
第6周:復習三,an en in un,ang eng ing ong,復習四的教學,9課時
第7周:拼音總復習及課文《一去二三里》,9課時
第8周:課文《口耳目》、《在家里》、《操場上》,語文園地一,9課時
第9周:課文《有趣的游戲》,單元復習、單元測試及講評,9課時
第10周:課文《四季》,期中考試復習,進行期中考試,9課時
第11周:課文《小小竹排畫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爺爺和小樹》,語文園地二,9課時
第12周:課文《我們的畫》、《靜夜思》、《小小的船》,9課時
第13周:課文《陽光》、《影子》、《比尾巴》,語文園地三,9課時
第14周:課文《這樣做不好》、《比一比》,自選商嘗《菜園里》,9課時
第15周:課文《日月明》,語文園地四,《我會拼圖》,《我多想去看看》,9課時
第16周:課文《雨點兒》、《平平搭積木》、《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進步》,9課時
第17周:語文園地五、課文《該怎么辦》、《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畫家》,9課時
第18周:課文《借生日》、《雪孩子》、《小熊住山洞》,語文園地六,9課時
第19周:課文《小兔運南瓜》,總復習,9課時
第20周:期終復習,9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