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一學期教學計劃
我們不僅要關注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和思維方式的培養。通過生動的課堂活動和多樣的閱讀材料,我們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探索語言的奧秘。在這段旅程中,教師的引導與陪伴至關重要,幫助孩子們在語言的世界中自由翱翔,找到表達自我的樂趣。
一、班級情況分析
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們已經掌握了許多生字,并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增強。然而,部分同學在學習上仍然表現出較強的依賴性,自覺性不足,導致班級內學習成績差異明顯。對此,我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引導其主動探索和發現,從而使他們享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的內驅力,逐步形成學習的自我需求。本學期的語文教學任務依然艱巨,重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語文能力,尤其是書寫習慣的養成,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讓他們學會寫一手規范、美觀的鉛筆字。鼓勵學生多背誦古詩文,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注重課外識字能力的培養,逐步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
二、教材的基本結構
1、本冊教材共安排八個單元的學習,其中第二單元專門進行識字教學,課文學習涵蓋了七個單元。
2、本冊教材除了識字單元的四篇課文外,還包含25篇課文。每個單元都有口語交際和語文園地的內容,語文園地豐富多樣,旨在鞏固知識,發展語言能力。
3、識字部分采取認寫分開的方式,多認少寫。全冊要求學生認識450個常用字,能寫250個生字。
三、教材分析
教材集中編排了一個識字單元,使漢字文化滲透其中,并體現漢字的規律,著重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指導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七個單元,共選編25篇課文供學習。第一單元的主題為“童話”,課文《小蝌蚪找媽媽》通過小蝌蚪尋找母親的故事,引導學生明白獨立生活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我是什么》則生動講述了水的多種形態,強調水的重要性與對人類的貢獻。《植物媽媽有辦法》使用比喻和擬人手法,介紹幾種植物的散播種子的方法,啟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奇妙。
第三單元圍繞“故事”主題,課文《曹沖稱象》展示了曹沖的聰明才智,鼓勵學生學習其開動腦筋的品質。《紅馬的故事》則突顯了美術老師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明白思考與創造的重要性。《一封信》描寫了露西在母親的幫助下寫信給爸爸,表現了露西對父親的關心和體貼。《媽媽睡了》通過小作者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母親溫柔美好的一面,流露出孩子對母親的深情。
第四單元以“自然”為主題,《古詩兩首》中的《登鸛雀樓》用簡練的語言表達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望廬山瀑布》通過夸張手法描寫了瀑布的壯觀,抒發了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黃山奇石》和《日月潭》都描繪了自然的壯麗和人們對自然的熱情。
第五單元圍繞“道理”主題,寓言《坐井觀天》通過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傳達了看問題要全面的深刻道理。《寒號鳥》講述了懶惰所帶來的后果,提醒學生努力工作的重要性。《我要的是葫蘆》則告誡學生注重過程管理,不僅關注結果。
第六單元聚焦“人物”,如《大禹治水》講述了大禹治理洪水的偉大精神。《朱德的扁擔》展示了朱德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情景,展現了戰士們對他的敬愛。《難忘的潑水節》通過周總理與傣族人民一起慶祝節日,體現了人們對領導人的愛戴。
第七單元圍繞“觀察”展開,《夜宿山寺》夸張描繪了寺廟的高大,表達對古代藝術的贊美。《敕勒歌》歌頌北國草原的壯麗風光。《霧在哪里》通過不同地點的霧景展示了自然現象的奇妙。《風》則以兒童般的視角描繪了風的任性與可愛。《雪孩子》展示了雪孩子的無私與善良,贊揚了舍己救人的精神。
第八單元圍繞“狐貍”,如《狐假虎威》講述狐貍借助老虎威風嚇退其他動物的故事,啟示我們要看清事物的本質。《狐貍分奶酪》揭示了貪婪的后果,提醒學生識別他人的真實意圖。
四、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的知識,能夠借助拼音進行識字和糾正發音。
2、能夠認識450個字,寫會25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夠正確讀音,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并積極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激勵學生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整潔。
3、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培養閱讀興趣,能夠用普通話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指定課文及喜歡的片段。
5、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意思,在閱讀過程中積累詞匯。
6、能夠閱讀簡單的課外讀物,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觀點。
7、認知常用標點符號。
8、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愿意與他人交流,認真傾聽他人講話,理解主要內容,主動與他人交談。
9、對寫作產生興趣,能夠將所見所想記錄下來,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匯。了解日記的格式,并學習寫日記。
五、教材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生字的鞏固與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2、加強詞、句的訓練。
3、重視朗讀的指導與訓練。
4、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及綜合性學習的聯系。
5、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增加閱讀量。
教學難點:
1、識字與書寫的能力。
2、朗讀能力的提升。
3、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4、寫作興趣的激發,掌握習作的基本技巧,學會使用優美詞句。
六、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二)識字與寫字的教學方法。
(三)注重閱讀教學的指導。
(四)口語交際的教學策略。
(五)語文園地的有效利用。
教學中應關注總體目標與階段目標的銜接,確保每個目標的落實與達成。
(二)識字與寫字教學
本冊教材繼續遵循識字與寫字分步進行的原則,既有利于早期閱讀的開展,又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之間的聯系。鼓勵學生使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認識漢字,同時教師要運用多樣的教學手段,使學習生字的過程更豐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