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案示例(通用9篇)
教學計劃的設計如同一幅精致的畫卷,既要展現出知識的深度,又要描繪出學習的樂趣。一個成功的教學計劃范文,不僅要明確課程目標、教學策略和評估方式,更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與興趣,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與思維能力。通過合理的結構和靈活的內容安排,教學計劃能夠有效引導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索知識的海洋,培養出全面發展的未來人才。
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計劃
1、實際完成情況
本學期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較為順利,各項課程均按照既定進度進行。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良好,課后反饋積極,參與度高。
2、計劃變動情況
由于部分課程內容的調整與學期末考評的需要,教學計劃進行了適度的調整,主要是在某些課程上增加了實踐環節,以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總結與措施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我們發現加強課堂互動與實踐環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建議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保持這種模式,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與討論。
4、建議與改進
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增加多媒體輔助材料的使用,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鼓勵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以便分享成功的教學經驗。
二、相關說明
1、實際完成情況
教學計劃 篇2
2、教學計劃變更情況
具體執行情況包括課程設置、開課時間、學分與學時、課程性質(必修或選修),以及考核方式與教學計劃之間的對照情況。如有變更,請詳細說明,并說明變更的原因。需要明確變更原因是為了應對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科進步,還是由于其他客觀因素導致的。
3、經驗與措施
教學計劃 篇3
4、教學目標
本教學計劃旨在明確教學的具體目標,以便為學生提供系統的學習指導。通過設定清晰的知識點與能力培養方向,幫助學生在各個學科領域內建立扎實的基礎。
5、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主要涵蓋核心課程與相關拓展知識。課程設計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進行調整,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適宜的挑戰中獲得成長。
6、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需采用多樣化的形式,包括課堂講解、小組討論和實地考察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的主動參與和思維發展。
7、評估方式
評估方式應多元化,既包括階段性測試,也包括項目作業與課堂表現。通過綜合評價,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與理解深度。
8、課外活動
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與社會實踐,以拓寬視野,提升綜合素養。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夠更好地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加深理解。
教學計劃 篇4
在當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教師教學方法的更新,不容忽視。面對信息爆炸的時代,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已成為迫切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學校的圖書借閱工作,以最大程度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求知欲望。特制定我中心校20xx年度實驗教學、電化教學及圖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我們將以中共中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會議精神及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綱要》為指導,增強對各校實驗教學、電化教學和圖書工作的監督和支持力度,確保各校重視這三項工作,最終實現提高學生能力的目標。
二、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建立組織。
任何一項工作若無強有力的領導,就難以取得理想成效。我中心校首先要增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成立實驗教學、電化教學及圖書借閱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副組長:成員:各校教導主任
領導小組各成員的職責明確:組長×××負責全面工作,重點督促各校校長及時完成相關“硬件”建設;副組長王景海、趙丙申負責對各校的實驗教學、電化教學及圖書工作進行檢查、指導與考核,并制定中心校的計劃、考評方案及細則,各組員需依照中心校的計劃實施本單位的工作。
2、目標管理,定期考核。
任何工作若不納入目標管理,缺乏科學考評,將無法激發參與者的積極性,因此必須實施目標管理,并定期考核。我中心校將在20xx年的責任目標中加入各校實驗教學、電化教學及圖書借閱的責任目標,制定專項考評細則,每期進行一次考評,結果將納入各單位年度考評積分。
3、組織競賽,以賽促教。
為進一步提高各校對這三項工作的重視程度,我們將每期組織兩次競賽,分別為學生實驗操作競賽和讀書活動競賽,競賽設有團體獎和個人獎,個人獲獎的積分將計入團體總分,按名次給予10、8、6、5、4的積分,后三名不計分,競賽成績將納入各單位年終積分。
4、以獎代補,激勵先進。
我中心校將繼續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對實驗教學、電化教學及圖書工作維持以獎代補的做法。我們將對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給予物質獎勵,對課件制作、教具制作等獲獎者按級別給予1000元、500元、400元、200元、100元不等的獎金,同時每人次還將給予學校積分,加計15、8、6、4、2不等,以此調動各校的積極性。
三、工作目標:
1、轄區各中小學演示實驗開出率為100%,分組開出率達95%,語文、英語、數學、歷史、地理等學科每期實現電化教學不少于30節。
2、實驗室和儀器室的管理水平保持在20xx年省“兩基”檢查時的水準。
3、各校實驗室不得被擠占。
4、積極參與各級各類課件制作、教具制作、實驗教學優質課等活動,力爭取得優異成績。
5、定時且足額收交電教代辦費、英語錄音磁帶款、學具款等。
通過不懈努力,確保我中心校20xx年度的實驗教學、電化教學及圖書借閱工作在各級檢查、評比、考評中名列前茅,再創佳績。
教學計劃 篇5
為確保各校順利開展教學活動,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根據實際情況,9月20日,聯校對各校的教學計劃、班級計劃以及教師個人計劃進行了專項檢查。通過此次檢查,我們發現:各校在開學前已更新和完善了相關計劃及教學制度;教師們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合理設計教學進度;班主任也為新學期的班級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然而,在檢查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具體如下。希望各校和教師能夠認真對照、反思并及時修訂各類計劃,以便在新學年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1、部分學校提交的教學計劃、班級計劃及學科計劃不夠齊全,個別教師甚至存在用簡化方案替代的情況。學校計劃需打印,且學科計劃不應采用打印稿進行提交。
2、有些計劃內容較為簡略,僅有一頁紙,并且字跡偏大且書寫不規范;缺少詳細的教學進度安排,計劃封面項目不全。學校教學計劃中應涵蓋課程改革相關內容。
3、各校需統一要求,在計劃封面上明確寫明班級、科目、冊數、時間、姓名及學校等信息,并加蓋學校公章。部分學校未提供統一稿紙,教師使用不同類型的紙張書寫,紙張大小不一,有的缺乏封面,有的沒有時間標注,分類不清晰,反映出學校管理的不足。
4、學校應按年級或學科將計劃進行分類裝訂,確保系統性。
5、要求所有任課教師制定教學計劃,但部分學校缺乏某些學科的計劃。同一學年、同一學科的不同班級教師可以寫一個統一計劃,但在“學情分析”環節中須清晰描述和分析各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封面上應能明確識別出是哪一學科、哪個年級以及哪個教師的計劃。
6、未完整的計劃需盡快修訂,并補充缺少的科目。應根據《聊城市教育局關于全市中小學課程設置和作息時間安排有關事項的通知》(聊教基函【20xx】19號)文件的要求及實際情況來制定計劃。計劃需具備實用性,制定后需落實具體措施,學校應定期檢查計劃的實施情況。學校的大事安排表需要確保每學期授課的周數與規定的周課時數相符,以保證正常的教學活動進行。
教學計劃 篇6
1) 在教學總體目標方面,強調興趣、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培養。通過多種激勵措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勇于實踐,體驗成功的樂趣。成就感的建立能夠增強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渴望。在課程實施中,注重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學習頻率。特別強調語言環境的營造,充分利用各種媒體,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創造真實生動的語言環境。
2) 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突出體驗、時間、參與和創造。教學設計應貼近學生生活,滿足他們的興趣需求,內容通過“先學后用”和“反復實踐”,做到學以致用。將功能、結構、話題、任務有機結合,以話題為核心,功能與結構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目標,靈活安排各單元或課程的教學;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如視聽、口語、游戲、歌唱、繪畫、戶外、閱讀、寫作和翻譯,讓學生獲得豐富的語言輸入,確保輸入量的充足。
3) 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拓展英語教學的時空,靈活組織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開展雙人、小組、成行、成排、班級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這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只有通過這些活動才能確保每位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實踐,體現語言的交際性,實現師生間及學生之間的互動。
4) 積極總結與發現問題,適時調整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總結規律,深入思考,持續探索,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
5) 六年級采用口試、聽力與筆試相結合的方式,口試主要考查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用能力,而筆試則關注聽力、閱讀技能及初步的寫作能力。這一方法有效促進了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6) 認真進行自我反思,積極思考,全面提升學校的語言教學質量。
教學計劃 篇7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人才,系統掌握現代教育的基礎理論、核心知識和實用技能,具備較強的教育教學與管理能力,能夠在教育機構從事教學、管理等工作,成為高素質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
1、基本要求
⑴熱愛祖國及其文化,支持黨的領導,理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概念;志愿為國家的現代化進程與人民的福祉服務,具備為國家強盛、民族振興而奮斗的決心及責任意識;具備愛崗敬業、勤奮努力、尊重勞動、守法守紀、團結互助的優良品質;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包括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及職業道德。
⑵擁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核心理論及實用技能,具備從事教育教學、管理與科研的基本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夠適應學前教育工作所需的基本素養。
⑶具備一定的體育與軍事基礎知識,掌握科學的身體鍛煉技能,養成良好的鍛煉及衛生習慣,接受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與軍事訓練標準,擁有健全的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能夠履行保衛與建設祖國的神圣使命。
2、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與能力
⑴掌握廣泛而扎實的文化及專業基礎知識。
⑵具備開展學前教育與多學科教學的基本能力。
⑶具有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普通話水平達到規定的二級甲等及以上標準。
⑷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應用技能。
⑸具備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表現力,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人格。
3、畢業生可從事的業務范圍:
⑴托幼機構、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的教育工作者。
⑵學前教育管理相關崗位。
三、學制:三年。
四、主干學科、主要課程和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1、主干學科:教育學、心理學。
2、主要課程:普通心理學、教育原理、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衛生保健、學前游戲理論、家庭教育學、綜合活動課程、學前教育管理與法規、學前教育歷史、教育科研、比較學前教育、幼兒園課程設置、兒童文學與創作、音樂理論與實踐、美術理論與實踐、體育理論與實踐、舞蹈創作,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口語等。
3、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軍事訓練、社會實踐、實驗教學、教育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
五、課程設置
本專業共設33門課程(實踐教學環節除外),總學時為1920學時。其中,公共基礎課532學時,占27.71%;專業基礎課789學時,占41.09%;專業課599學時,占31.20%。各類教學活動總學時為2600學時,實踐教學時數為1079學時,占41.5%。
教學計劃 篇8
一. 口號:我學習,我成長。我學習,我自信。
二. 基本能力訓練
1.站立姿勢訓練 2.口語訓練(發音,語調,呼吸練習)3.面部表情訓練4.肢體語言訓練 5.眼神交流6.即興表達練習
三. 學習內容
第三單元第20課 坐姿訓練――坐如山
教學提示:
1.注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情緒與參與感。
2.引導孩子們在表演時要自然真實,別感到害羞。
3.幫助孩子們進行身體協調的訓練,掌握正確的坐姿。
四. 學習過程
1.觀看動畫片并配合優美音樂欣賞。
提問:我們之前學習了站姿訓練,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什么呢?誰能告訴我怎么正確坐著?讓我們一起嘗試一下,看看誰能坐得最端正。
2.欣賞并學習老師的示范表演。 3.孩子們分組進行練習。
4.邀請小朋友上臺表演并給予鼓勵。
五. 故事《三個和尚》山上有座小廟,廟里有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誦經、敲木魚,為觀音菩薩的凈水瓶添水,過著安穩又自在的生活。沒多久,來了位高和尚。他一到廟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和尚想一個人去挑水不劃算,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挑水,兩個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須放在扁擔的中間,這樣才能心安理得。于是,他們終于還有水喝。
后來,又來了位胖和尚。他也想喝水,可缸里沒水。小和尚和高和尚叫他自己去挑水,胖和尚挑來一桶水,立刻獨自喝光了。從此,誰也不去挑水,三個和尚就沒水喝。
大家各自念自己的經,各敲自己的木魚,觀音菩薩面前的凈水瓶也沒人添水,花草漸漸枯萎。夜里老鼠開始偷東西,沒人管。結果老鼠猖狂,打翻了燭臺,點燃了大火。三個和尚這才齊心合力撲滅了大火,他們也由此覺醒。
從此以后,三個和尚齊心協力,自然水就多了。
引導:讓孩子們明白做事情要合作,團結就是力量。
六. 課后作業
1.在家里的小椅子上坐一坐,練習正確坐姿。
2.用你自己的理解和話講一講《三個和尚》的故事。
3.添畫——美麗的山與廟。
教學計劃 篇9
1、通過生動的故事形式傳授經典國學,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發對國學的濃厚興趣。
2、每天在課前用五分鐘時間講解24孝的文化理念,幫助學生們理解孝敬和禮儀的真正價值,從而引發他們思考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學習、踐行并傳承這些傳統文化。
3、安排觀看國學教學視頻、聆聽古詩詞歌賦、欣賞古代文人的歷史故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有效地掌握國學知識。
4、組織學生們進行詩詞和經典故事的朗誦,使他們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同時幫助他們矯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以賢良淑德的禮儀為禮教的核心。
5、教學內容主要以經典誦讀為主,輔之以學生們熟悉的國學知識(除了教材的內容),形成知識的有機聯結,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
6、鼓勵學生們分角色進行排練,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