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局信息化建設工作方案
20xx年,審計局將圍繞“深化轉型,提升價值年”活動推進審計信息化工作,重點實現計算機技術與審計業務的緊密結合。計劃加快金審工程二期核心應用系統的國產化示范項目,探索數字化審計新模式,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提升審計工作效率和成效。具體工作包括推廣數據驅動審計,推進聯網審計系統建設,加強信息系統審計,構建數字化審計質量管理系統,完成項目管理系統和信息共享系統的應用,強化審計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訓與交流。審計局將加強信息安全管理,提升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能力,以確保系統穩定運行。整體目標是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審計工作的規范性、標準化和效率。
一、工作目標
20xx年審計局的審計信息化工作將緊緊圍繞“深化轉型,提升價值年”活動,持續推進計算機審計的“五個轉變”,不斷加深計算機技術與審計業務的緊密結合。繼續推進金審工程二期核心應用系統的國產化示范項目建設,積極探索并實踐數字化審計新模式。進一步加強審計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強化信息化管理,以全面提升審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工作重點
20xx年全市審計局的信息化工作將統一領導,分步實施,全面推進,突出重點,注重研究與實際應用,切實增強工作效率和審計成效。
(一)深入應用計算機技術,推動技術與審計業務的融合
1、繼續推廣數據驅動審計,提升審計項目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范圍和實施能力。深化AO的運用,擴展AO聯機版在大數據審計、業務數據審計及財務與業務數據關聯審計項目中的應用,助力由帳套審計向數據驅動審計的轉變。市局將依據省廳的要求,持續征集AO應用實例,并參與省廳及審計署的AO應用案例評比。
2、繼續推進聯網審計系統的建設與應用。市局將依托國產化示范項目,重點實施“聯網審計監測服務子系統”的建設。積極開展住房公積金聯網審計分析,逐步推動其他部門及行業的聯網審計工作。進一步探索在聯網條件下的新的審計模式和技術方法,促進現場審計實施系統(AO)與聯網審計系統的結合。
3、持續推進信息系統審計。在總結過去一年信息系統審計經驗的基礎上,重點落實今年的信息系統審計項目,促進審計工作從單純審查數據向同時審查數據和系統的轉變。市局將組織信息系統審計案例編寫培訓班,提升審計人員的案例編寫能力,并按照省廳的要求,統籌信息系統審計實例的上報工作。
4、繼續完善數據規劃和審計技術方法體系的構建。通過完成住房公積金審計數據分析系統的建設,實現研究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積極開展對審計署尚未發布的行業審計數據規劃和方法體系的探索與研究,系統整理適合本地區和行業的審計事項、方法及數據結構。持續組織計算機審計方法和方法體系的編寫工作,并參加省廳及審計署的評比活動。
(二)積極探索審計管理數字化工作模式,提升審計管理水平
1、構建數字化審計質量管理系統。將信息技術全面應用于審計工作過程,落實新審計準則的各項目標,以確保審計程序的規范性及審計證據和資料的完整性,構建數字化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提高審計工作的標準化水平。
2、按照省廳的要求,完成統一組織的項目管理系統、審計信息共享交換系統、RTX即時通訊系統的部署和應用。要開展新系統的使用培訓與管理,將這些新系統與現有移動辦公系統、視頻會議系統,以及AO、OA和網站等系統相結合,全面提升審計機關對審計項目的遠程、實時和信息化管理能力。
3、加強網站建設與管理,提升網站應用水平。全市各級審計機關需加強對已建成的審計專網、外網網站的管理,及時更新信息資源,充實網站內容,提高網站的訪問率,為審計人員提供本地化和個性化的信息資源服務。同時要推動網上政務公開,在公眾中發揮宣傳作用。
(三)繼續加強計算機審計的交流與培訓,提升審計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1、強化應用培訓。積極選派技術骨干參加省廳組織的各類培訓班。市局將組織AO應用案例和信息系統審計案例編寫的培訓班,并進行AO認證培訓考試,通過培訓提升應用技能,及時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難題,從而提升計算機審計能力。
2、開展交流和評比活動。市局已下發了計算機審計優秀成果評比標準,全市審計機關在實施計算機審計項目中需嚴格對照執行,在應用中加深計算機審計分析的廣度與深度。市局將繼續舉行計算機審計技術交流會及評選活動,開展計算機審計理論研究,攻關小組成員需主動發揮技術骨干的作用,積極解決計算機審計中的實際問題。
(四)強化安全意識,提升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能力
1、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全市各級審計機關需加強信息化安全保密工作的力度,定期開展信息安全自查和檢查,切實落實國家及省市信息安全工作的相關規章,完善本單位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加快信息安全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借助國產化示范項目的信息安全平臺建設契機,增強國家審計信息系統及相關數據的安全保障能力。市局需完成審計數據的異地備份及標準化機房改造,依據信息安全平臺建設和信息系統等級保護要求,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設備。
3、加強系統運行維護保障。系統維護人員需增強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和保障意識,提升信息系統運行維護、監管和應急響應的能力,逐步形成有效的工作機制以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