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成人资源,狠狠干狠狠久久,av最新在线,日韩免费va

二年級語文上學期課程規劃(通用9篇)

744個月前

本學期二年級語文教學計劃圍繞學生識字與閱讀能力的提升,強調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目標包括認識450個漢字,書寫350個漢字,掌握漢字結構和偏旁部首,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并通過課文朗讀與背誦增強語言表達能力。教材分為八個專題,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旨在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其全面發展。教學過程中,將通過多樣化活動和生動的課堂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語文素養。特別關注學習態度較弱的學生,力求通過家校合作與同伴幫助,促進他們的進步。

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第1篇

一、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程標準》,借鑒當前語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細節決定品質,細節成就專業”的教育主題,積極開展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工作。

二、學生狀況分析

進入二年級的學生,基本已認識近1000個漢字,對漢字的特性有了較為直觀的感受。他們掌握了約30個常用的偏旁部首,并且了解至少三種獨立的識字方法。

三、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回顧和鞏固已學的識字方法。

第二單元學習部首查字法。

第三、七、十二單元集中識字,學習25個常用部首。

第六單元的金鑰匙部分,分析漢字結構的規律。

第十一單元金鑰匙對識字方法進行了全面總結。

四、教學要點

本冊學生的學習目標如下:

1、識字方面:

(1)熟練掌握約70個常用偏旁部首,能夠說出它們的名稱及大致含義,并能書寫相關的偏旁及例字。

(2)學會使用部首查字法查閱字典,能夠為生字注音,查找一個字的時間控制在1分30秒內,并能在必要時利用筆畫索引查找偏旁部首。

(3)基本能夠分析漢字的字形,理解字的結構、音、義。

(4)學習通過上下文猜測生字,形成寫字前思考字形的習慣,明確寫字的目標是寫對、寫好、寫快。

2、閱讀方面:

(1)能背誦至少17篇古詩文。

(2)理解默讀的意義,能默讀一個段落。

(3)熱愛閱讀,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能夠自主閱讀“語文天地”中的課文。

(4)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3、表達方面:

(1)能夠與同桌或者小組成員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班級發言時聲音洪亮,表達明了。

(2)能夠續寫完整的句子,仿寫較短的課文段落。

(3)會寫簡單的留言條。

(4)了解日記的特點,能夠完成5篇左右的日記。

4、綜合活動

參與至少4次班級綜合性活動。

5、自檢

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我評價。

五、教學重難點

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漢字的魅力,體驗漢字的獨特之美。在認字的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其形成能力。

要合理地處理識字量、識字能力與文字知識之間的關系。識字量是形成識字能力的基礎,文字知識則是為了提高識字的速度和準確性。利用適當的方法,適時地將識字與寫字相結合。學生在學習字形的過程中,既是識字,也是寫字的一個重要環節。

六、學習方式:合作與探究。

七、教具準備:課件、錄音機、生字卡片、掛圖、小黑板。

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第2篇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延續了二年級的教學思路,共分為十二個主題單元,其中有一個集中識字單元(《快樂識字》),以及兩篇開放單元《走進漢字的世界》。每個單元通常包含兩篇主要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整體有18篇主要課文,古詩朗讀5首,自讀短文8篇。集中識字單元需要學習20個部首;第二單元將引入5個部首,第一篇通過動植物的插圖幫助識字。后續則分為三部分,涵蓋了與植物、動物相關的部首,如草字頭、蟲字旁等,這些都是與自然界密切相關的部首。第六單元將學習7個部首,這些部首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物品相關,通過討論這些物品的名稱以及相關的部首來識字。課程還安排了與季節變化相關的部首學習,借助圖畫吸引學生的興趣,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字詞,增強對漢字的感知與理解。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通過課文閱讀和各類學習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策略,以及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識字總量達到300個,能夠書寫150個漢字,學習偏旁部首累計達到50個左右,重點理解漢字結構,初步掌握運用多樣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3、掌握音序查字法與部首查字法,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4、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能用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讀,學會背誦指定課文及喜歡的文段。

5、通過上下文及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義,主動積累新詞匯。

6、能夠閱讀簡單的課外讀物,并與他人暢談讀書感受,養成愛護書籍的良好習慣。

7、識別并使用常見標點符號,學習如何用句號、問號和嘆號正確表達。

8、逐步形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增強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傾聽他人發言,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故事與見聞,保持自然、禮貌的態度。

9、對寫作表現出興趣,能將所見所想寫下來,樂于在寫作中運用所學詞匯,了解日記格式并進行寫作練習。

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認字方法,在閱讀時獨立辨認漢字。

三、教學重難點:

1、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實踐感知漢字的特性,領悟漢字之美,正確引導他們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培養字詞能力。

3、妥善處理認字、識字能力與文字知識三者之間的關系,確保字詞量積累為識字能力的基礎,同時加強文字知識的學習,助力識字能力的提升。

4、恰當時機與方法相結合,促進認字與寫字的有機融合,以理解字理和分析字形的過程兼顧“認字”與“寫字”的學習。

四、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整體學習成績較為平均,少數學生表現較好,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基礎知識。個別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意識較弱,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針對紀律較差和學習自覺性不足的學生,教師將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行為習慣的引導,從日常點滴入手,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全體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范,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們基本已經達成學習目標,對學習保持一定的積極性,愿意參與課堂活動。不過,由于新課標對識字與閱讀量的要求較高,部分學生在識字方面的進展不夠顯著。本學期教學中應更多地關注有趣且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與閱讀能力,使他們能收獲多樣的學習樂趣。

五、教學措施:

1、繼續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

2、加強識字教學,將語言環境與識字結合,更加注重寫字指導,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

3、靈活運用插圖及多樣的文本材料,加強口語與寫作訓練。

4、在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重視能力培養,鼓勵學生借助字典獨立識字和閱讀。

5、鼓勵學生積極利用《課外閱讀補充材料》等課外書籍,通過大量閱讀提升閱讀量與能力。

6、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堅持寫日記,為未來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六、課時安排:

略。

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第3篇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0人,其中女生14人,男生16人。在這30名同學中,大部分同學的作業書寫相對工整,例如:張雪、李明、王麗等。但也有一些同學的書寫比較隨意,如:陳強、趙磊。如何激勵書寫不認真的學生,保持并提升書寫工整的學生的寫字能力,將是我工作的重心。

學期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2. 理解漢字的基本結構以及常見的偏旁部首。

3. 對小學生的寫字提出明確要求:字跡規范、端正、整潔。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設立寫字標兵,表彰寫字能手,定期進行作業展示,邀請能手分享經驗,給予獎勵,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對小學生的寫字教育,不僅是提升他們的書寫水平,也是培養他們的道德修養、意志品質、智力水平和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

主要工作措施

(1) 制訂科學合理的寫字教學計劃。

(2) 遵循課程改革的要求,確保二年級的寫字課程開齊開足,落實專課專用,確保教學質量。

(3) 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確保寫字課程的直觀性和有效性。

(4) 積極邀請家長參與,獲得家庭的支持,進行問卷調查,召開家長會,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

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時間教學內容課時備注

19.3~9.71. 書寫基本要求1

29.10~9.142. 左窄右寬的字(1)1

39.17~9.213. 左窄右寬的字(2)1

49.24~9.284. 左右寬窄相等的字1

510.1~10.5國慶節

610.8~10.125. 左寬右窄的字1

710.15~10.196. 上蓋下的字1

810.22~10.267. 上小下大的字1

910.29~11.28. 上大下小的字1

1011.5~11.99. 下托上的字1

1111.12~11.1610. 左上包圍的字(1)1

1211.19~11.2311. 左上包圍的字(2)1

1311.26~11.3012. 左下包圍的字(1)1

1412.3~12.713. 左下包圍的字(2)1

1512.10~12.1414. 內外相稱的字(1)1

1612.17~12.2115. 內外相稱的字(2)1

1712.24~12.2816. 品字結構的字1

1812.31~1.417綜合練習暨書法文化介紹1

191.7~1.11復習與考試1

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第4篇

一、識字與寫字:

⒈熱愛漢字學習,渴望自主識字,能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書寫字形達到300個。

⒉掌握基本筆畫及常見偏旁部首,能夠按照筆順規范使用硬筆書寫,注重字形結構,初步領悟漢字的美感。

⒊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與良好的習慣,字跡規范、端正、清晰。

⒋能夠借助音序和部首使用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二、閱讀:

⒈樂于閱讀,體驗閱讀的樂趣。

⒉學習用標準普通話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⒊掌握默讀技巧,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⒋通過書中的插圖進行閱讀理解。

⒌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的詞句含義,在閱讀中積累詞匯。

⒍閱讀簡單的童話、寓言和故事,向往美好的場景,關心自然與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與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并愿意與他人分享。

⒎誦讀兒歌、童謠及簡單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⒏識別課文中常用標點符號,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傳達的不同語氣。

⒑積累喜歡的成語和諺語,背誦優美詩句15篇(段),強化課外閱讀。

⒒熱愛書籍,珍惜圖書。

三、寫作:

⒈對寫作充滿興趣,表達自己想說的話,描繪想象中的景象,記錄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

⒉在寫作中樂于使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匯。

⒊根據表達需要,靈活運用逗號、句號、問號及感嘆號。

四、口語交流:

⒈學習說普通話,逐步培養說普通話的好習慣。

⒉認真傾聽他人發言,努力理解其內容。

⒊能夠完整地講述小故事。

⒋與他人交談時,態度自然、得體,有禮貌。

⒌具備表達自信,積極參與討論。

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第5篇

 一、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遵循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目的是構建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

 二、學情分析

二xx班現有學生xx人,包含男生xx人和女生xx人。因為家庭教育和經濟條件各異,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差異較大。優秀學生較為突出,但學困生也占有一定比例。然而,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們普遍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過去一年中,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籍,增大了識字量,豐富了知識儲備,為語文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支撐。但仍有少數同學學習態度不正確,對閱讀缺乏興趣,識字量較少,這部分同學是我本學期重點關注和幫助的對象。我對本學期語文教學充滿信心,相信在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家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構建了一個開放且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致力于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這些專題整合了八組教材內容,分別為:美麗的秋天,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熱愛祖國,如何看待和思考問題,友好相處與團結合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與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個專題的內容廣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內容密切聯系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的特點,并具有一定的德育價值。

每組教材包括導入、識字部分、四到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關聯,形成有機整體。識字的形式多樣,包括詞語、成語、諺語、三字經、對聯和兒歌等。整冊共含三十四篇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本冊課文不再進行全文注音,只對多音字隨文注音,生字在該頁面下列出,標注漢語拼音,同時配以美觀的背景圖,以引起學生的關注。“語文園地”設有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了解漢字特點及構字規律,掌握識字方法;日積月累——鼓勵學生積累優美詞句和段落,復習已學字詞,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綜合練習;口語交際——通過雙向互動的口語交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展示臺——為學生提供展示課內外學習成果的平臺。

八組課文后還安排了六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最后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為全冊要求認識的字,共450個;生字表(二)為全冊要求會寫的字,共350個。兩種不同要求的字在課后練習中標注清晰。除了“識字”和課文,語文園地中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

 四、教學目標

1.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借助拼音進行識字和正音。

2. 認識450個字,會寫35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夠讀準音,結合詞句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能夠讀準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并能夠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激發學生的主動識字興趣,培養其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整潔。

3. 學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 培養對閱讀的興趣,能夠用普通話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背誦指定課文及自己喜歡的篇章。

5. 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主動積累詞語。

6. 能閱讀簡單的課外讀物,并與他人交流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 識別課文中常用的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

8. 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愿意與他人交流,能夠認真傾聽他人的講話,理解主要內容,并主動與他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或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禮貌得體。

9. 感興趣于寫作,能夠將看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在寫作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了解日記格式,學習寫日記。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會寫350個認識的字,準確讀音,認清字形,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正確書寫,并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

2、認識450個常用字,準確讀音,結合詞句理解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背誦指定課文和自己喜歡的片段,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

難點:

1、提高識字能力,鞏固識字,繼續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認識課文中常用的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

3、培養學生寫作興趣,能夠把看到的、想到的表達出來。在寫作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學習寫日記。

 六、教學措施

(一)教學內容方面。

1. 注意把握同組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系。

本冊教材采用專題整合內容的編排方法。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每組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從整體上掌握教材,設計教學方案。例如,第一組《秋天的圖畫》之后,學生可提出“我想畫秋天的果園”的想法,這實際上為“語文園地”的展示內容做了準備。因此教師應布置學生進行繪畫、收集描寫秋天的優秀詞句,準備舉辦作品展覽。

教師應靈活運用教材。例如,學習《黃山奇石》后,鼓勵學生收集黃山奇石的圖片,“語文園地一”的展示臺可以呈現這些內容。教師需根據實際情況,利用身邊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教學內容與形式,拓寬語文教學的渠道。教師在備課時要有全局觀,靈活設計教學,使其既符合教材編寫意圖,又不拘泥于教材,確保教學充滿活力。

2. 識字和寫字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本冊教材遵循識字與寫字相分的原則,強調多認少寫,這樣既能促進早期閱讀,又不增加學生的負擔。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系,利用已學的識字方法和偏旁部件記憶字形。教師應相信學生能獨立識字,鼓勵他們采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認識漢字。鞏固識字是教學中的難點,教師應發揮創造性,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游戲、活動和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在復習和鞏固識字時,倡導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比如通過組字、組詞游戲,制作生字和詞語卡片,分享課外識字的經驗和成果。

在識字要求上,不能“一刀切”,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識字的首要目的是認識。因為識了字就能夠進行閱讀,所以要求認識的字能夠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就足夠了,但同時鼓勵有能力的學生多識字。做到保障基本要求,同時不限制上限,也不必強求每一個生字的認知達到統一標準,允許部分學生進展較慢。

3. 閱讀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第6篇

一、學情分析

二(5)班目前有學生52名,其中老生51人,新生1人。老生們經過了一年的學習,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過去的一學年中,他們通過閱讀課外書籍,擴大了識字量,豐富了課外知識,積累了大量詞匯,為語文學科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也有部分同學對語文學習態度不夠積極,閱讀興趣較低,識字量較少。這些同學將是我本學期關注和輔導的重點。對此,我對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充滿信心,相信通過我們師生共同的努力,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

二、學習目標

1、讓每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爭取期末考試的平均分達到85分以上。

三、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將依托《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努力構建一個開放且充滿活力的語文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位學生的全面進步,為他們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構建了一個開放且生動的教材體系,鼓勵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專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教材設置了八個專題,順序組織了八組內容,主題涵蓋:美麗的秋天、多彩的校園生活、熱愛祖國、看待和思考問題、友好相處與團結合作、關愛他人、環境保護與愛護動物、熱愛科學。這些專題的廣泛性避免了內容的局限性,同時教材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了時代特征,并蘊含了一定的德育價值。

每組教材包含導語、識字部分、四到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各部分彼此關聯,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形式多樣,包括詞語、成語、諺語、三字經、對聯、兒歌等。全冊共計三十四篇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吸引力強。課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依文注音,生字在相應頁面列出,標注漢語拼音并附有生動的插圖,以吸引學生注意。“語文園地”包含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漢字的特點與構字規律;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優美詞句和復習學過內容;口語交際──在互動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展示臺──為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

在八組課文之后,還安排了六篇選讀課文,供課外閱讀使用。最后有兩個生字表,其中生字表(一)列出全冊要求認識的字,共計450個;生字表(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有350個。這兩種字的要求在課后練習里有明確標注。“語文園地”中也安排了少量需要認識的字。

五、教學目標

1. 復習與鞏固拼音知識,實現拼音的正確識字和發音。

2. 認識450個字,會寫35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應能讀準音,結合上下文理解意義,書寫要求包括讀音準確、形狀認清、意思理解及正確書寫,鼓勵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所學字詞。自主識字的愿望應得到培養,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整潔。

3. 學會音序查詢字典的方法,掌握部首查字法,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 培養閱讀興趣,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課文或自己喜愛的片段。

5. 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含義,主動積累詞語。

6. 能閱讀簡單的課外讀物,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與觀點,養成愛護書籍的習慣。

7. 認識課文中的常用標點符號,并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

8. 逐漸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增強與人交流的意識,能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理解主要內容,主動與他人交流,講述簡短的故事與經歷,表達時自然大方,有禮貌。

9. 對寫作產生興趣,能將觀察到的、思考的寫下來,運用閱讀和生活中積累的詞匯。理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六、教學重難點

重點:

1. 會寫350個常用字,能讀準音,理解字義,并在口頭和書面中運用。

2. 認識450個常用字,能讀準音,理解字義。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背誦指定課文及自己喜愛的片段,并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

難點:

1. 提高識字能力,鞏固識字,繼續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 認識并使用課文中出現的常見標點符號,掌握句號、問號、嘆號的使用。

3. 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能將所見所思記錄下來,在寫作中樂于運用所學詞語,學習寫日記。

七、教學措施

1. 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提升學生能力,發展其思維方式。課堂上創造機會利用優生的思維和方法影響待提高的同學。

2. 合理安排時間,開展“一對一輔導”、“個別指導”、“小組合作學習”等活動,以實現教學與活動的同步進行。

3. 采用激勵評價方式,舉行不同形式的競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升學習興趣。

4. 定期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與行為習慣。

5. 重點培養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二年級的孩子應能夠寫出完整的表達,為此本學期我將著重研究學生寫作的能力培養,步驟如下:

(1) 通過課文中的空白點引導學生進行寫作。

(2) 圍繞單元主題,引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積累優美詞句。

(3) 認真實施每單元寫作訓練并進行反饋。

(4) 堅持寫日記,從日常生活中提煉素材,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八、教學進度

第一周 識字1、第一課、第二課

第二周 第三課、第四課、語文園地一

第三周 識字2、第五課、第六課

第四周 第七課、第八課、語文園地二

第五周 識字3、第九課、第十課

第六周 第十一課、第十二課、語文園地三

第七周 識字4、第十三課、第十四課

第八周 第十五課、第十六課、第十七課、語文園地四

第九周 期中復習

第十周 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 識字5、第十八課、第十九課

第十二周 第二十課、第二十一課、語文園地五

第十三周 識字6、第二十二課、第二十三課

第十四周 第二十四課、第二十五課、語文園地六

第十五周 識字7、第二十六課、第二十七課

第十六周 第二十八課、第二十九課、語文園地七

第十七周 識字8、第三十課、第三十一課

第十八周 第三十二課、第三十三課、第三十四課

第十九周 語文園地八、期末復習

第二十周 期末復習

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第7篇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我們班共有學生38名,經過一個學期的語文學習,班里大部分同學表現出對閱讀的熱愛,喜歡分享故事,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他們的學習習慣良好,上課時專注聽講,勤于思考,作業按時完成,字跡工整,積極發言。然而,也有一些同學在課堂上比較分散注意力,容易走神,學習興趣不高。盡管如此,這些孩子的可塑性很強,我相信他們能在語文學習中取得進步。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圍繞主題進行整合。每一組教材都通過“導語”形式明確了主題,識字課、課文以及“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等內容緊扣本組主題安排。

2、識字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識字課的內容緊密圍繞主題,形式各異,既有描繪美麗自然景色的詞語,也涵蓋了與學校生活相關的字詞,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3、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各異,貼近孩子們的生活。新選的課文包括反映季節變遷的《秋天的畫面》,描寫學生生活的《一株紫丁香》、《一分鐘》,以及傳遞愛國情懷的《歡慶》、《我們成功了》等。

4、課后練習著眼于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注重語言積累、思維啟發和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本冊教材不僅安排了朗讀、背誦、寫字等練習,還設計了詞句擴展練習,以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5、教材在呈現方式上具有親和力和創新性,由傳統的“教本”轉變為“學本”。這種變化不僅能引導學生主動探索,也在“語文園地”的“展示臺”中給學生創造了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

6、教材內容靈活且開放。雖然規定了識字的基本量,但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多認字,超越基本要求。

三、學習目標:

1、復習和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拼音正確識字。

2、認識450個漢字,能書寫350個漢字,要求能讀準字音并理解詞義,不做字形分析,不強制書寫。

3、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培養閱讀興趣,能用普通話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課文和自己喜歡的段落。

5、通過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的詞句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新詞。

6、能閱讀簡單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養成愛護書籍的好習慣。

7、認識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

8、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增強與人交流的意識,能認真聽懂他人的發言,并積極參與交流。

9、對寫作產生興趣,能夠將所見所想表達出來,樂于在寫作中運用所學到的詞語,了解日記格式并進行日記寫作。

四、教學措施:

1、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通過看圖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多樣化的活動,通過游戲和互動來幫助學生鞏固識字,注意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重視朗讀指導,為每篇課文提供充分的朗讀時間,借助插圖和生活實例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3、關注教材內容的整體聯系,設計教學方案,靈活運用教材。

4、教師在教學中要扮演“學習伙伴”的角色,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討論和實踐。可以結合游戲、唱歌、表演等方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觀察生活中的語言運用。

5、鼓勵學生積累優秀的詞句和段落,復習鞏固已學的字詞,進行綜合性的語文練習,鼓勵他們獨立完成作業,將積累的語言應用于口頭和書面表達中。

6、鼓勵學生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勤于思考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7、充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教學資源,采用現代技術手段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第8篇

一、教材分析

本冊語文教材構建了一個靈活、多樣的學習體系,強調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實踐技能,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促進全面發展。教材設計包含八個專題,整合了豐富的學習內容,專題依次為:四季變換的美妙、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熱愛祖國、思維的方式和視角、友善相處與團結協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與愛護動物、熱愛科學與探索未知。每個專題均具有廣泛的涵蓋面,避免了內容的單一性。教材內容貼近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體現了時代的特征,兼具德育價值。每組內容包括導語、識字環節、四到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天地”。各部分內容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形式多樣,如詞語、成語、諺語、兒歌等。

整冊課文共包含三十四篇,內容豐富且體裁多樣,語言活潑,對學生有強烈的吸引力。教學中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在文中標注,生字列于當頁文末,標有拼音并配以生動的插圖,旨在引起學生注意。“語文天地”設置了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漢字特點及構字規律;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詞句和段落,復習已學的知識;口語交際——通過互動交流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展示臺——提供學生展示課內外學習成果的機會。課文后附有六篇選讀文章,供學生課外閱讀,此外還有兩個生字表,分別標明需要認識的字和需要會寫的字,這些字的數量為450個和350個,確保學習的系統性和針對性。

二、教材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每組教材有導語引入專題,識字課、課文及“語文天地”的各部分內容均圍繞該專題設計。

2、識字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

各組的識字內容與專題相關,采用多樣化形式,包括描寫季節變化的詞語、體現校園生活的表達、愛國情感的三字經、啟發思維的成語,促進團結合作的諺語,教導做人的對聯,以及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童謠。

3、課文內容豐富,具有多樣性,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征。

本冊教材較九年義務教育教材進行了大幅度更新,選取的課文包括描寫自然景觀的《秋天的圖畫》,展示學生日常的《一株紫丁香》、《一分鐘》,表達愛國情感的《歡慶》、《我們成功了》,啟發學生發現他人優點的《小柳樹和小棗樹》、以及倡導友好相處的《紙船和風箏》等。課文蘊含深厚的人文精神,能夠與兒童的生活經歷和想象力緊密相連,呈現出語言的優美。可幫助學生學習語言,同時啟發思想,豐富情感體驗。

4、課后練習關注生活實際,旨在語言積累、思維啟迪和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

5、打破傳統教材的呈現方式,增強親和力。

6、教材內容具有開放性與靈活性。

本冊教材規定了識字目標,同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支持有能力的學生超越規定字量的學習。教材后部設置的六篇選讀課文不設統一要求,教師可靈活安排教學,鼓勵學生自主閱讀。

課后練習從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出發,部分題目不設統一要求,如“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上面的詞語,我都能寫”。展示臺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就,以促進所有學生在已有基礎上進行提升與發展,體現教材內容的開放性與靈活性。

三、學習目標

1、思想道德目標

通過本冊教材學習,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愛國情感,培養發現他人長處、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同學友好相處,關心他人,增強環保意識,熱愛科學技術。

2、語文知識目標

(一)漢語拼音持續復習鞏固,能夠借助漢語拼音識字和正音,進行有效閱讀。

(二)識字與寫字

1、對漢字產生學習興趣,具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50個,會寫350個。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音,結合詞句理解意思,無需字型分析;會寫的字需讀音準確,字形清晰,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運用于口頭及書面表達。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與常用偏旁部首,能夠遵循筆順規則進行書寫,注意字形結構之美。

4、養成正確書寫姿勢與良好寫字習慣。

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第9篇

一、班級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42名學生,其中女生20名,班里有15名民工子弟,他們的家庭背景各異,知識水平、生活習慣等差異較大。經過一年的學習,大多數學生表現出主動識字的愿望,形成了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規范、整潔,能熟練地利用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夠通過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具備了每天閱讀的習慣,并在閱讀中積累了一定的好詞。學生們能夠運用普通話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與同學溝通。他們能自覺按時完成作業,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也能堅持背誦一定的課外兒歌。然而,一些學生由于家長過度溺愛或管理不嚴,導致他們性格倔強,自我中心,或對父母過于依賴,缺乏學習目標和端正的學習態度,學習與玩耍的時間安排不合理,學習任務常常滯后或未能完成。本學期的目標是基于一年級的基礎,讓已經具備良好習慣的學生繼續保持并帶動其他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課外活動,通過活動提升語文能力,達到“優者更優”的效果。我們也需要改變學習相對滯后的學生的態度,促進家校合作,實施同伴幫助,改變他們的不良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實現自主學習的進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著眼于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以整合的形式組織了八組內容,分別為:美麗的秋天,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熱愛祖國,如何看待問題,友好相處與團結合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和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個專題的覆蓋面較廣,避免了局限性,所選內容緊扣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征,具有一定的德育價值。

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識字課、四至五篇課文和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有機整體。識字課形式多樣,涵蓋詞語、成語、諺語、三字經、對聯、兒歌等。全冊共三十四篇課文,內容豐富,題材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本冊課文不再全文注音,而是將多音字隨文注音,生字則在每頁文下標出,注有拼音并配有吸引眼球的背景圖,以吸引學生注意。語文園地設有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漢字特點及字詞規律;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優美詞句、復習字詞、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練習;口語交際——在互動交流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展示臺——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

八組課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最后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列出全冊要求認識的450個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350個字。這兩類字在課后練習中有明確標注。除了識字課,語文園地里也安排了一些識字任務。

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2、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3、課文內容豐富多樣,富有時代感,緊貼兒童生活。

4、課后練習注重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致力于語言積累、思維啟發,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5、突破傳統教材呈現方式,增強親和力。

6、教材內容具有開放性和彈性。

三、教學目標

1、思想政治目標

通過本冊教材學習,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學會發現他人的優點,多動腦筋解決問題,與同學友好相處,關心他人,培養環保意識,熱愛科學技術。

2、語文知識目標

(一)漢語拼音

繼續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拼音識字、正音與閱讀。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具備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50個,會寫350個。識字要求中能讀準字音,根據詞句理解意思,無需字形分析;而會寫的字則要能讀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的應用。

3、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及常用偏旁部首,按筆順用硬筆寫字,注意字的結構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會使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三)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背誦指定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掌握默讀技巧,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3、借助圖畫閱讀,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意思,增強詞匯積累。

4、閱讀淺顯的童話、寓言和故事,向往美好情境,關心自然與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與事件有自己的見解并樂于分享。

5、誦讀兒歌、童謠和簡單古詩,拓展想象,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之美。

6、認識課文中的常用標點符號,理解句號、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名言警句,背誦優秀的詩文3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3萬字。

8、熱愛并愛護圖書。

(四)寫話

1、對寫作感興趣,能寫出自己想說的話,想象中的事物,表達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與感想。

2、在寫作中積極運用所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匯。

3、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五)口語交際

1、努力講普通話,逐漸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認真傾聽他人發言,努力理解主要內容。

3、能夠復述故事大意和精彩情節。

4、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簡要敘述自己感興趣的經歷。

5、與他人交談時自然大方,禮貌待人。

6、增強表達自信心,積極參與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

(六)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保持好奇心,能針對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進行課外閱讀和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觀察所得。

3、積極參與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方式表達見聞和想法。

四、教學措施

一)

1、識字教學。

準確把握識字要求,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動他們的識字積累,引導他們在生活中識字。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在識字過程中滲透相關知識與識字方法,培養自主識字能力。

2、寫字教學

打好寫字基礎。每節課都應安排學生寫字,避免集中一節課完成所有任務。注重養成良好習慣。

3、閱讀教學

加強識字和寫字訓練,重視閱讀理解,注重語言積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語文園地教學

語文園地的編排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綜合性和趣味性強,鼓勵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我的發現”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特點,積極探究規律。而“展示臺”則提供平臺,讓學生利用多種途徑學習和運用語文,促進自主發展。

二)

1、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適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

2、引導學生利用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系,運用已學的識字方法,進行多種情境的復習和鞏固。

3、在閱讀教學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交流閱讀感受,重視朗讀指導,通過閱讀積累并學會運用,鼓勵學生互相解疑,培養問題意識,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4、充分利用教材,開展多樣化的語文實踐活動,結合游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多種形式,也可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在生活中學習與運用語文。

《二年級語文上學期課程規劃(通用9篇)》.doc
將本文下載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導出文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营市| 美姑县| 张北县| 乌海市| 荃湾区| 信阳市| 汉源县| 甘孜县| 米易县| 嘉禾县| 乐安县| 绍兴市| 渭源县| 东源县| 黔西| 淮滨县| 安丘市| 弥渡县| 新宁县| 东宁县| 青浦区| 苍山县| 云梦县| 云龙县| 攀枝花市| 惠安县| 元谋县| 习水县| 揭东县| 曲靖市| 黄平县| 濮阳市| 绍兴县| 拜泉县| 台东县| 柘荣县| 河间市| 五莲县| 崇左市| 千阳县|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