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安排計劃(實用3篇)
新部編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由“識字”、“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組成,共分為8個單元,總計34課。教材采用“識寫分開”方式安排450個生字,側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課文內容涵蓋自然現象、生活樂趣、愛國情懷、社會認知等主題,注重德育和趣味性。教學目標包括持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漢語拼音的鞏固、口語交際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教材設計強調與生活的聯系,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和多樣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其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整體教學策略將重視個別差異,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采取靈活的教學措施,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語文學習中取得進步。
新部編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表 第1篇
本冊教材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為“識字”、“課文”和“語文園地”,三者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學習體系。課文部分共分為8個單元,每個單元包含4到5課,總計34課。每單元配有一個綜合練習,共設有8個練習。
本冊教材繼續采用“識寫分開”的方法來安排生字,共計450個生字,其中350個為必須書寫的字。
教材共安排課文34篇,其中韻文8篇。內容大致分為8個單元:1~4課是“秋天篇”,主要圍繞秋季的自然現象展開;5~8課為“生活篇”,旨在展現兒童的生活樂趣;9~12課為“祖國篇”,意在培養學生對祖國、首都和中華民族的熱愛;13~17課為“人生篇”,幫助學生理解社會、是非,透過故事感悟生活;18~21課為“團結篇”,引導學生友好相處,攜手合作;22~25課為“情感篇”,讓學生明白真情與愛心的價值;26~29課為“環保篇”,主要教育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最后30~34課是“科學篇”,旨在激發學生對科學的關注與熱愛。本冊教材遵循“多編少搬”的原則,選編的課文內容豐富,且趣味性十足。
教材中的課文語言簡潔、易懂,有助于學生進行朗讀、背誦、復述和口語交流等訓練。插圖設計精美,充滿童趣,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
二、班級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大多數同學學習態度認真,課堂上能夠集中精神聽講,積極參與回答問題,課后能按時完成作業,他們聰明而好學。但也有少數同學基礎薄弱,個別同學思維反應較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關注這些后進生的學習,幫助他們逐步提升。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持續掌握并養成正確的讀寫姿勢。
(2)培養專心傾聽的習慣,認真進行鉛筆字的書寫。
(3)鼓勵勤于朗讀、背誦,樂于進行課外閱讀。
2、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其輔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
(2)認識大寫字母,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能夠準確朗讀450個生字,并默寫出350個。
(2)能夠按照筆順正確書寫生字,結構端正、勻稱。
4、口語交際
(1)能夠認真傾聽他人講話,理解一段簡短的表達。
(2)在觀察圖畫或事物后,能用普通話表達幾句完整連貫的話。
(3)能夠在眾人面前清晰表達,語句完整且禮貌。
5、閱讀
(1)繼續學習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背誦指定課文,并進行復述和角色朗讀。
(2)通過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含義。
(3)借助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場景,掌握大意。
6、寫作訓練
(1)能運用學過的詞語寫句子,整理錯亂的句子。
(2)學習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后,寫幾句連貫的話。
(3)學習進行“祝賀”、“購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語交流,能用幾句連貫的話記錄相關內容。
(4)學習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閱讀課,著重于讀寫結合。
2、充分運用各類電教媒體,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3、習作緊密圍繞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
4、加強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寫作視野,豐富他們的經歷和詞匯。
五、教學進度
第一周 識字1、第一課、第二課
第二周 第三課、第四課、語文園地一
第三周 識字2、第五課、第六課
第四周 第七課、第八課、語文園地二
第五周 識字3、第九課、第十課
第六周 第十一課、第十二課、語文園地三
第七周 識字4、第十三課、第十四課
第八周 第十五課、第十六課、第十七課、語文園地四
第九周 期中復習
第十周 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 識字5、第十八課、第十九課
第十二周 第二十課、第二十一課、語文園地五
第十三周 識字6、第二十二課、第二十三課
第十四周 第二十四課、第二十五課、語文園地六
第十五周 識字7、第二十六課、第二十七課
第十六周 第二十八課、第二十九課、語文園地七
第十七周 識字8、第三十課、第三十一課
第十八周 第三十二課、第三十三課、第三十四課
第十九周 語文園地八、期末總復習
第二十周 期末總復習
新部編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表 第2篇
在本學期,我們班共有58名學生。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孩子們已認識了很多生字,積累了一定的詞匯,語言能力有所提高。不過,個別同學的學習自覺性不夠,較為依賴他人,因此班級中的學習成績差異明顯。對于這些同學,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探索和發現,讓他們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逐漸將學習內化為個人發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遵守課堂紀律,積極參與發言,并按時完成作業,逐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仍有少部分學生書寫習慣不佳,紀律意識薄弱,對學習缺乏重視,常常忘記完成作業,上課時分心做小動作等。尤其是班級中的某些特殊學生,因為先天智力發展的不足,導致在學習和習慣培養上遇到了困難。這部分學生依然需要在習慣教育和智力啟蒙方面持續努力,以盡力達到學習的基本要求。本學期的語文教學任務仍然十分艱巨,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語文學習能力,特別是要花時間糾正和培養書寫習慣,努力讓學生寫出整齊、美觀的鉛筆字。還需引導學生多背誦中華古詩文,養成每日閱讀書籍的習慣,注重課外識字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設計了八個主題,圍繞這些主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容,分別為:美麗的秋天、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熱愛祖國、如何看待和思考問題、友好相處與團結合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與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個主題的覆蓋范圍相對廣泛,避免了內容的局限性。教材內容緊密貼合兒童的生活,體現了時代特征,具有一定的德育意義。每組教材均包括導語、識字部分、四到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等內容,各部分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的形式多樣,涵蓋詞語、成語、諺語、三字經、對聯和兒歌等內容。全冊課文共計三十四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
本冊課文不再全文注音,而是對多音字進行隨文注音,生字在當頁文下列出,并附有漢語拼音及賞心悅目的背景圖,以引起學生的關注。本冊教材依然遵循“多編少搬”的原則,所選課文體現了內容豐富、充滿趣味的特點。課文的語言規范、淺顯易懂,便于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復述以及口語交際等方面的訓練。插圖精美,富有童趣,方便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習慣。
培養專心傾聽的習慣,同時認真書寫鉛筆字。
鼓勵學生勤于朗讀背誦,樂于進行課外閱讀。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
識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與寫字
準確識讀450個生字,能書寫350個生字。
能按筆順正確書寫和默寫生字,寫字時注重字的結構,保證書寫端正、勻稱。
4、口語交際
認真聽取他人講話,理解他人所說的主要內容。
能夠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說出幾句完整、連貫的話。
能在眾人面前說話,做到口齒清晰,語句完整,且文明禮貌。
5、閱讀
繼續學習正確、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并復述課文內容。
結合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借助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繪的場景,掌握課文的大意。
6、寫作
能運用學過的詞語寫句子,能理順次序混亂的句子。
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能寫出幾句連貫的話。
學習在“祝賀”、“購物”、“待客”等場景中進行言語交流,能夠寫出相應內容的連貫句子。
掌握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的基本用法。
四、教學重難點
1、識字與寫字的基本要求為:認識450個字,能夠寫350個字。要求對識別的字能夠正確讀音,并結合詞句理解字義,字形分析不作要求;對于會寫的字則要讀音正確,字形清晰,理解字義,正確書寫,并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加以運用。激勵學生主動識字,在生活中自主進行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確保字跡規范、整潔、美觀。
2、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使他們樂于閱讀,學習用普通話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指定的和自己喜愛的課文片段。
3、逐步養成使用普通話的習慣,培養與人交流的意識,能夠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理解主要內容,主動與人交談,敘述簡短的故事或經歷,講述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五、教學措施
1、引導學生通過漢語拼音準確讀音,分析字形并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習過程活潑有趣,在游戲與活動中鞏固識字。我們還要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重視朗讀的指導,采用多種方法,確保每篇課文都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充分利用插圖及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匯和句子的意思。
3、關注每組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框架,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習伙伴”的作用,激勵學生認真思考,發揮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能力,鼓勵他們積極參與交流、討論和語文實踐活動。可以將游戲、唱歌、猜謎等融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探索更廣闊的知識天地。
新部編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表 第3篇
一、班級概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45名,經過一個學年的語文學習,大多數學生對閱讀課外書有濃厚的興趣,喜歡進行故事分享,表現欲望較強。整體來看,學生的學習習慣良好,上課時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能按時完成作業,字跡清晰。他們在課堂上發言勇敢,表現積極,樂于參與各種語言活動。但也有少數學生上課時缺乏主動性,常常做小動作,學習興趣不高,習慣尚需改善。不過,孩子們的可塑性極強,我們相信,他們能夠在語文學習上取得更好的進步。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圍繞主題整合。每一組教材都通過“導語”部分清晰地指出主題,包括識字課、課文和“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展示臺等內容都是圍繞這一主題進行設計的。
2、識字課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識字課圍繞本組主題,涵蓋描繪秋天美麗景色的詞匯、反映校園生活的內容,以及引導學生熱愛科學的字詞,還有表達愛國情懷的經典詩句等。
3、課文內容豐富多樣,具有時代感,貼近學生的生活。新選的課文既包括描繪自然現象的《秋天的圖畫》,也有反映學生生活的《一株紫丁香》、《一分鐘》,以及表達愛國情感的《歡慶》、《我們成功了》等佳作。
4、課后練習強調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著重于積累語言、啟發思維,培養實踐能力。每冊教材中,除了安排朗讀、背誦、寫字、理解與運用詞句等練習外,還特別編排了詞句積累以及擴展的練習,以激發學生的思維。
5、教材呈現方式上更具親和力,突破了傳統模式。本冊教材的編寫角度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教材不僅有利于學生發現和探究,還在“語文園地”設置了“展示臺”,為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提供了機會。
6、教材內容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教材明確規定了識字量的要求,同時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識字,鼓勵有能力的學生超額完成識字任務。
三、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夠借助拼音進行識字和正音。
2、認識450個字,能夠書寫350個字,要求識字時準確讀音,結合詞句理解意思,而不進行字形分析。
3、掌握音序查字法,學習部首查字法,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熱愛閱讀,培養閱讀興趣,學會用普通話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課文和喜歡的段落。
5、能夠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含義,主動積累詞匯。
6、能閱讀簡單的課外讀物,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觀點,養成愛護書籍的好習慣。
7、認識課文中的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
8、逐步形成講普通話的習慣,愿意與人交流,能夠認真傾聽他人講話,并理解主要內容,主動與他人溝通。
9、對寫作產生興趣,能夠將所見所想記錄下來,愿意在寫作中靈活使用所學詞匯,了解日記的格式并學習編寫日記。
四、教學措施
1、引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通過圖畫或上下文理解詞義,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游戲和活動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書寫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重視朗讀指導,采用多種方法,確保每一篇課文都有充分的朗讀時間,利用插圖和實際生活幫助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
3、關注教材內容的整體聯系,設計教學方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師在教學中發揮“學習伙伴”的角色,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展開豐富的聯想、想象,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通過游戲、歌唱、猜謎等多種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融入生活,實踐語文知識。
5、引導學生積累優美詞句和優秀篇段,加強對學過字詞的復習,進行綜合語文知識練習,并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主動積累并在口語和書面語言中使用。
6、鼓勵學生合作求解,相互幫助,培養勤于思考和提問的習慣,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7、充分利用學校的電教設施,采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
本教材通過專題組織單元的方式整合內容,共分為八個專題:多彩的秋天;校園生活與愛國情;思維方式與問題解決;友好相處與團隊協作;關心他人;環境保護與動物保護;熱愛科學。每組課文都包括導語、識字、4-5篇課文和“語文園地”,“語文園地”則分為四個欄目: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臺。各部分緊密聯系,整體構成一個系統的學習框架,識字形式多樣,課文內容豐富、生動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