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舞蹈社團活動教學方案2篇
小學舞蹈社團教學計劃旨在通過結合教育性與藝術性,提升學生對舞蹈的熱情,培養形體姿勢、氣質、團隊意識和音樂感知能力。活動面向一年級有舞蹈興趣的學生,進行有組織的訓練,促進身體與心理的健康發展。計劃分為基礎訓練與表演技巧兩部分,強化基本功,提升柔韌性與控制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舞蹈表演的基本技巧。訓練內容包括熱身運動、地面練習、基礎動作、進階訓練及舞蹈編排,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并得到關注?;顒用恐馨才艃纱斡柧殻攸c設于舞蹈教室,旨在營造良好舞蹈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表演欲望。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提升舞蹈技能,培養愉快心態和積極參與的習慣。
小學舞蹈社團教學計劃 第1篇
一、訓練目標
小學舞蹈社團是學生非常熱愛的一個興趣小組,其活動內容將教育性與藝術性有機結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舞蹈的熱情,還能夠培養他們正確的形體姿勢和良好的氣質,增強團隊意識,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活動面向有舞蹈興趣的學生,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秉持自愿參與和普及提高的原則,讓學生們在唱歌、跳舞、和動感的活動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并表現音樂。通過這樣的方式,啟迪學生的智慧,提升他們的情感,使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次參加舞蹈社團的學生是去年學期已經招收的舞蹈學生,基本上都接受過舞蹈基礎訓練。此次成員均為一年級的學生,因此訓練需要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特別是在柔韌性和開度方面要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我結合舞蹈社團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訓練計劃:
三、訓練步驟
1、強化基本功訓練:教師將通過基礎訓練,提高學生腿部的開度和腰部的控制能力,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壓腿、踢腿和下腰等練習。
2、在地面完成軟度和開度的訓練后,進行規范且簡化的芭蕾訓練,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形體、姿態、腿部線條、腰腿的柔韌性與力度,以及控制能力。
3、通過組合練習,加深學生對基本功訓練的系統化理解,為日常舞蹈表演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4、進入舞蹈訓練階段,這是學生掌握、熟悉并提升表演技巧的重要環節,主要解決形體、中心、控制和呼吸的問題,掌握這些技巧是完成舞蹈表演的基礎。
四、基本功訓練內容:
包括手部、頭頸、胯部、胸肩、腰部和腿部等的訓練。
地面練習:坐姿、勾腳、腿部外展、肩部和頭部的練習、后背挺直的訓練、伸腿和壓腿練習、胯膝屈伸、踢腿組合、背部和腰部肌肉的訓練、腹肌的鍛煉。
腿部練習:前壓腿、側壓腿、吸腿和壓胯。
身體協調訓練:腰部組合、頭肩組合、手臂動作協調、步伐訓練。
五、訓練時間
每周二、周四早上7:40--8:30
六、訓練地點
四樓舞蹈教室
小學舞蹈社團教學計劃 第2篇
根據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將知識性、訓練性、趣味性和表演性有機結合,以情趣表演為主,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他們對舞蹈的興趣與注意力。在舞蹈標準化教學的框架下,將課程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基礎舞蹈訓練和表演技巧組合。結合學校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現將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安排如下:
一、輔導老師:李曉華
二、教學目標: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進一步推動我校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舞蹈氛圍,我校特設立舞蹈興趣小組。通過每周兩次的訓練,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使他們在接觸舞蹈的過程中,關注自身的基本形態,學習一些簡單的舞步,培養對舞蹈的熱愛,同時提升舞蹈表演所需的身體素質與能力,并對訓練方法進行初步的認識,為學生未來在舞蹈表演領域打下良好的基礎。
1、培養學生的優雅體態和藝術鑒賞能力。
2、增強基礎功底訓練,如:腰部、腿部、胯部的靈活性和開度。
3、提升學生在音樂中找到節奏的能力,使舞蹈動作的節拍準確,享受跳舞的樂趣。
4、培養學生在舞蹈中愉快的心態與積極參與的習慣。
三、教學措施:
舞蹈興趣小組的活動必須與音樂教育的基本任務相結合,秉持普及與提高并重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在普及基礎上逐步提升。所有參與舞蹈興趣小組的學生,無論水平高低,都應得到關注,保持其參與的積極性,讓他們明白興趣小組活動的意義。整個活動過程需要教師精心組織,實施分層指導,采用多元化形式,因材施教,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競爭意識,使他們的舞蹈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1、引導學生觀看舞蹈錄像,幫助學生尋找舞蹈的感覺。
2、逐段示范,詳細講解動作,進行個別輔導。
3、結合學生個人練習和個別指導。
4、采用學生互助和優秀學員示范的方法,進一步提高舞蹈水平。
四、教學內容:
1、熱身運動
在訓練開始的幾分鐘里,讓學生進行一些輕松的熱身活動,主要目的是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身體和情緒為接下來的訓練做好準備,避免過度勞累。
2、基礎訓練
考慮到小學生的生理特點,穩定性相對較差,但靈活性較好,因此應利用平整的地面進行靈活度和開度的訓練,主要內容包括:
(1) 勾腳和壓腿
(2) 頭部和肩部的靈活性訓練
(3) 腰部的柔軟性訓練
(4) 吸腿、前踢腿等基礎動作訓練
3、進階訓練
(1) 半蹲訓練
(2) 腳尖與腳跟的交替訓練
(3) 吸腿與手臂協調訓練
(4) 各類舞步訓練加以練習
4、使用音樂反應、模仿與創新、組合與成品舞蹈編排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全身的參與,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5、將學生的舞蹈形態形象化,通過有趣的故事或舞蹈造型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與表現力,同時為演出比賽做好準備。
五、活動時間和地點:每周一、三、五早上6:30-7:20;周二、五下午第七節課,地點:明德教學樓一樓舞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