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舞蹈課程教學計劃(實用3篇)
少年宮舞蹈教學計劃旨在通過藝術與教育相結合,激發學生對舞蹈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形體姿態、氣質和團隊意識。計劃包括基本舞蹈動作、柔韌性訓練及簡單舞步組合,重點關注學生的表現力和協調性。活動內容豐富,涵蓋地面及把桿練習,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個別指導下取得進步。通過觀看舞蹈錄像和小組互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集體榮譽感。本學期的主要任務是針對初學者,開展校園群眾舞的訓練,提升動作的協調性和節奏感,并計劃在六一晚會上進行演出。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少年宮舞蹈教學計劃 第1篇
少年宮舞蹈教學計劃是我校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動內容兼具教育性與藝術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此計劃旨在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興趣,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姿態和良好的氣質,增強團隊意識,并提升樂感。活動面向部分學生,讓他們在唱唱、跳跳、動動中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為實現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計劃: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舞蹈展現自我,逐漸提升表現力。
2、學習一系列舞蹈基本動作,掌握正確的站姿、坐姿和腿部的柔韌性訓練方法。
3、學習初級舞蹈組合,鍛煉學生的動作協調性和藝術表現力。
4、培養學生在個人與團隊合作中共同進步的能力。
二、活動內容:
1、教授學生舞蹈的基本要領,進行簡單的上下練習,了解基本的手位和腳位。
2、地面訓練內容包括:勾腳、拉伸腿部、開胯、豎叉、橫叉、地面壓腿、下腰和頭勾腳等。
3、教授一些兒童舞蹈中常見的舞步組合。
4、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舞蹈素養和技巧。
三、活動措施:
1、引導學生觀看舞蹈錄像,幫助他們感受舞蹈的魅力。
2、逐段示范與講解動作,進行個別輔導。
3、結合學生的個人練習與個別指導,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關注。
4、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助和優秀學生的示范進一步提升整體水平。
四、具體活動安排:
1、開學后的一個月內,對學生進行強化基本功訓練,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其身體協調能力相對較弱。老師會通過有趣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提高腿部的開度和腰部的靈活性。
2、在地面訓練取得一定成效后,開始教授舞蹈動作。本學期主要學習現代舞,并簡介少兒恰恰舞的一些基本動作,讓學生有初步了解。
3、通過舞蹈組合的練習,加深基本功訓練的系統性,更好地應用于日常舞蹈學習中。
在舞蹈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舞蹈示范、舞蹈欣賞、邊唱邊跳、音樂反應、模仿與創意、編排組合舞等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力爭讓學生完成一場完整的舞蹈表演。
少年宮舞蹈教學計劃 第2篇
少年宮舞蹈教學計劃是積極促進學生參與舞蹈活動的重要方案,活動內容結合了藝術性與教育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旨在提升他們對舞蹈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形體姿態和氣質,增強團隊意識和樂感。本計劃面向廣泛的學生群體,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遵循自愿參與與普及提高的原則,讓學生通過歌唱、舞蹈和動作體驗音樂,理解音樂并表現音樂。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并陶冶他們的情操,結合少年宮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計劃: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的身體表現力,使動作更加協調,增強對動作、音樂和節奏的敏感度。
2、學習舞蹈基本動作,掌握正確的站姿與坐姿,并進行腰部和腿部的柔韌性訓練。
3、學習簡單的舞蹈組合,以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和動作協調性。
4、增強學生在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合作能力。
5、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即興表演能力,以及藝術的欣賞和鑒別能力。
6、通過舞蹈訓練,增強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
二、活動內容:
1、教授學生掌握基本舞蹈要領,進行簡單的上下移動練習,了解手位和腳位。
2、地面練習:包括勾繃腳、壓腿、開胯、豎叉、橫叉、抱花籃、地面壓腿、下腰及頭勾腳等內容。
3、把桿練習:包括壓腿、壓肩、擦地、蹲、下胸腰、腰腹動作、后踢腿等。
4、確保每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達到下叉的基本要求,對于個別柔韌性不足的學生可給予加強訓練,提升手位、腳位的規范性,以及相關動作的掌握。
5、學習一些兒童舞蹈中常見的舞步組合。
6、對表現出色的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提升他們的素質與技巧,根據實際情況,本學期舞蹈小組的重點活動為元旦節目排練。
三、活動措施:
1、引導學生觀看舞蹈表演視頻,幫助他們尋找舞蹈的感覺。
2、分段示范及講解動作,逐個進行輔導。
3、結合個人練習與個別指導,確保每位學生的進步。
4、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以及優秀學生的示范,進一步提升整體水平。
四、具體活動安排:
1、開學初一個月內,強化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尤其是針對五年級的學生,利用趣味的訓練設備,提升腿部的開度和身體的協調能力,確保壓腿、踢腿及下叉等動作的完成。
2、學生完成基本的柔韌性訓練后,進行規范且簡化的芭蕾訓練,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形體、姿態、腿部線條、腰腿的柔韌性及控制力。
3、進行中間訓練,幫助學生掌握、熟悉并提升他們的表演能力和技巧,主要關注形體、重心、控制和呼吸,強化舞蹈表演的基本要素。
4、通過組合練習,增強學生對基本功訓練的系統性,更好地服務于日常舞蹈表演。
5、排練舞蹈《春綠》,并計劃在六一晚會上進行演出。
在舞蹈教學中,我們將采用舞蹈示范、舞蹈欣賞、邊歌邊舞、音樂反應、模仿與創造、以及組合與成品舞編排等多種教學形式,全面調動學生的身體能力,提升其動作的協調性。將重點放在基本功訓練上,通過有趣的故事或舞蹈形象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少年宮舞蹈教學計劃 第3篇
一、教材簡析:
本教材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少年宮學員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發展,將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以及表演性有機融合。教學過程中強調了舞蹈訓練的系統性與科學性,致力于促進學員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本學期主要針對初學舞蹈的幼兒,著重培養他們的舞蹈基本能力與基礎動作。課程中將重點練習校園群眾舞,以期激發學員的潛能,使其舞蹈動作達到更高水平的協調與流暢,從而引導學員用身體表達情感,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二、學生特點與基本學情分析:
少年宮的學員年齡較小,注意力持續的時間有限,動作發展尚需進一步提升。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是激發他們對舞蹈的興趣,并鼓勵在公共場合自信表演。在此基礎上,幫助學員學習正確的基本站姿、坐姿,了解身體各部分的基本功能,訓練《找朋友》這首校園群眾舞,以提高他們的動作協調性、節奏感及樂感。
進入二年級后,學員已有了一年的基本舞蹈學習經驗,因此本學期的舞蹈練習將增加一些難度,校園群眾舞作為一項群體活動,通過基本舞蹈動作及隊形變化,結合音樂進行韻律訓練。學習校園群眾舞《陽光校園》,旨在提升學員的舞蹈感覺及樂感。
三、學期教學目標:
1、認識自身體的各個部位,學習正確的站立與坐姿。
2、激發學員對舞蹈和音樂游戲的興趣。
3、能隨音樂節拍做出相應動作,培養節奏感。
4、掌握幾種簡單舞步及小律動組合,能夠在眾人面前自信愉快地表演。
5、培養學員模仿舞蹈動作的能力,獨立完成舞蹈表演。
6、掌握隊形變化,體會學習舞蹈的樂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校園群眾舞的基本風格;
2。通過群眾舞的學習,加深對相關知識及基本動作的理解與應用;
3。提高對舞蹈步伐與音樂韻律感的把握;
4。結合不同年齡段的教學實踐,培養學員的身體協調性及團隊精神,并開展專題研究與討論。
教學難點: 1。注意舞蹈動作中手、腳、頭的協調;
2。關注舞伴之間的動作配合與流動性。
五、教學措施: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員已對舞蹈課程產生濃厚興趣。未來的課堂中,我計劃增加小組學習環節,以提高學員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感,從而更好地掌控課堂紀律及氣氛。除了基本動作的學習外,可以通過融入游戲舞蹈的方式,讓學員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舞蹈,享受快樂的學習體驗。
六、一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按周次列表
第一周
上課隊形,基本站姿;
要求:掌握站姿的基本要求;
第二周
第一個動作;
要求:掌握吸跳步要領,規范動作;
第三周
第二個動作(手的動作);
要求:動作到位,形成統一;
第四周
第二個動作(腳的動作)并復習所學內容。
要求:熟練掌握;
第五周
兩人配合第二個動作;
要求:動作協調統一;
第六周
合音樂;
要求:準確掌握節奏;
第七周
第三個動作(手的動作);
要求:要求動作標準;
第八周
第三個動作(腳的動作);
要求:注意步伐的開合;
第九周
兩人配合第三個動作;
要求:動作協調統一;
第十周
合音樂;
要求:準確掌握節奏;
第十一周
第四個動作(手的動作);
要求:動作標準;
第十二周
第四個動作(腳的動作);
要求:注意節拍,步伐統一;
第十三周
兩人配合并合音樂;
要求:配合默契,音樂節奏穩。
第十四周
第五個動作(手和腳的動作);
要求:動作標準;
第十五周
兩人配合合音樂;
要求:默契配合,音樂要準確;
第十六周
復習所學內容;
要求:熟練掌握動作,并充分表達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