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主管年度工作規劃【通用2篇】
教導主任不僅是教育教學的組織者,更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本工作計劃旨在明確職責與目標,確保教學質量的提升與學生個性的發展。通過科學的管理與創新的教學策略,我們將共同營造一個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學習環境,以實現教書育人的初心與使命。
小學教導主任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市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結合市教育局20xx年的整體工作思路(強調師德、提升素質、深化課改、提高水平、培養人才、謀求發展)與20xx年的教學工作基本原則(樹立正確思想、規范行為、聚焦課堂、關注教學、提升質量),在市教研室的指導下,以“工作計劃”和“目標管理方案”為引領,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二、分管工作:
1、語文及品德與生活(社會)教研。
2、我校的特色之一:書香校園建設。
3、語言文字規范工作。
4、日常常規工作。
5、雙高普九材料的整理與管理。
6、學生學籍管理。
7、考勤管理。
8、協助校長完成其他教育教學和臨時性工作等。
三、工作目標:
根據學校年度目標(聚焦課堂、提升質量)制定分管工作的具體目標。
1、教學成績需達到學校設定的目標,力爭達到全市平均水平。
2、根據市教育局的要求,建設一支骨干教師梯隊,繼續培養學科骨干,積極迎接省級教科版教材的調研評估工作。
3、以“讀書年”為契機,營造書香校園氛圍,建設學習型校園。鼓勵教師多讀課標中指定的書籍和教學相關期刊,每位學生在學期內完成課標所要求的閱讀量,深化配樂輕聲誦讀活動。
4、爭創省級語言文字示范校。
5、保持教學常規工作的高標準。
在備課方面: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在遵循備課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案。
在上課方面:確保每位教師都能規范上課,同時鼓勵部分教師進行優質課、觀摩課的展示。
在批改方面:各學科教師需嚴格按照學校的批改標準執行,堅決避免錯誤批改的情況。
在輔導方面:建立潛能生檔案,確保每位潛能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
6、做好雙高普九材料的整理與存檔,確保順利通過省級復檢。
7、嚴格依照市教育局的文件要求進行學籍管理。
8、全體教師需遵守考勤制度。
四、工作措施:
1、教學成績是學校的根本保證。作為五年級的負責領導,為提高五年級的教學質量,將繼續實施周考分析制度,針對性地進行聽課,并分析原因,促進改進。
在提高一至四年級的教學成績方面,除了月考外,還需增加對學生的單項測試頻率。
2、堅持每月舉行一次校本教研活動和每兩周組織一次年級組教研活動(單周周一、二、四分別為1、3、5年級,雙周周一、二、四分別為2、4年級、綜合組和藝術體育組),確保活動內容包括專題、過程性材料(如說課、教案、評課等)及總結和評價。
繼續開展跟蹤聽課,聽課后及時進行測評,并和教師共同分析結果。
語文學科將繼續進行課堂教學思路的分類研究,鞏固已有的研究成果(如閱讀教學中的主體課文教學),并采用大面積聽課的方式進行。適時對品社和品生進行聽課指導。
舉辦中年青教師賽課,開展各種類型的課程過關及外出學習匯報課,搭建教師成長平臺,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每天堅持查課一次,并做好記錄。
3、及時制定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
(1)為實現教師的讀書目標,采取兩方面的措施:一是教師跟讀學生所讀的書籍,組織班級讀書會。二是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學習報告,交流學習心得,業務研討,全校性活動與骨干班級交流活動同步進行,校內學習每兩周舉行一次,骨干班學習采取集中與分散的結合形式,集中每兩周一次,分散主要通過查閱自學筆記和隨筆進行。
(2)學生所閱讀的書籍通過班級讀書會進行檢查。結合語文課題,發揮課題組成員的帶動作用,探討如何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3)繼續推進每天5分鐘的配樂輕聲誦讀活動,調整音樂,明確內容和相關要求,由負責讀書的教師進行監督檢查,學期末繼續開展評比活動。
4、閱讀省語言文字示范校的檢查標準,從各個方面做好準備。
5、為落實常規工作,提前明確教師備課、上課、批改等要求,制定可操作性的考核標準,并進行研討,確保教師認識到位,提高工作重視程度,形成有據可依的制度。繼續執行周檢查和月通報制度,加大階段性總結的力度。
6、雙高普九材料要及時歸檔,確保檔案員按時完成,階段性材料的整理也需做到心中有數,提前規劃,特別是普及程度材料的數據必須準確。
7、轉入、轉出學生必須嚴格按照區域執行,樹立以質量提升生源的意識,不搞不正之風。及時跟蹤學生的學籍情況,確保每位學生對應唯一學籍。
8、制定具有高度、可操作性強的考勤考核方案,組織教師討論并修訂,最終形成成稿,在教師大會上通過。協同領導嚴格管理早簽到、晚下班,確保每天查崗記錄,定期并將考勤納入學期末教師考核。
小學教導主任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提高教育質量,推動辦學特色”這一總體發展目標,以提升教學質量為教導處工作的核心,以課堂教學創新為切入點,扎實推進各項教學工作。深化管理,規范教育行為;提升師資,增強教師專業素養;優化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抓住核心求突破、關注弱項求協調的策略,力求辦好讓家長滿意的教育。
二、教學工作目標
1、加強理論學習,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新課程理念,定期復習《新課程標準》,將新理念融入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素質,積極開展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為主的校本培訓。
2、強化教育教學研究,以研究促進教學,努力成為教育科研的策劃者、引導者和執行者,全面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3、進一步推進新課程改革,強化課堂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認真落實課堂教學的各個基本環節(教學計劃、備課、上課、聽課、批改作業、檢查考核等)。
4、完善教學管理制度,以管理促進質量,加強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和教師的合作網絡建設。
三、主要工作
(一)樹立“全面、科學、均衡、協調”的質量觀,推行教學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抓薄弱”“求協調”即針對學校發展的薄弱環節,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整體協調。著重推動各學科教學的同步發展,注重學生知識掌握與能力培養的均衡提升,關注優等生與學困生的全面發展,實現年級與班級之間的均衡。
上學期,在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下,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增強了我們的信心,展現了希望。這里凝聚了每位教師的心血,是我們共同奮斗的結果。面對全區教育形勢的挑戰,我們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攻堅克難,力爭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1、樹立全面科學的質量觀。對所有學生負責,關心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特別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與能力的提升,確保在知識獲取的推動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2、堅持課堂教學是主渠道的理念。全體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執行教學常規的重要性,認真落實區、校《教學常規要求》,強化課前準備,努力提升每堂課的質量與效益,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與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每節課后進行反思,分析每個環節的優劣,思考改進的策略。精心設計訓練與輔導,認真處理每一次測試與考試,及時為學生查缺補漏,調整教學方法,梳理教學思路,確保教學管理部門加強對教學常規執行情況的監督和考核,杜絕無教案上課、隨意調課等不規范行為。
3、堅持“守住課堂”的理念。各年級、各班要把好質量關,既做好學生的常規管理,也必須注重本年級、本班的教學質量提升,力爭使學困生的數量和程度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