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學期數學課程教學安排
本冊數學教材對整數和小數的應用題進行了調整,規定應用題最多不超過三步,刪去了歸一、歸總加條件的題目,強調數學實踐活動的引入。在實踐活動中,學生通過“節約資源”和“綠化校園”等主題,結合小數乘除法和四則混合運算的知識,進行實際數據收集和分析,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環保意識。本冊的教學安排包括兩大單元:第一單元集中于小數的乘法與除法的計算規則,第二單元則關注整數和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旨在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性和分析能力,同時鼓勵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團隊合作。通過這些調整和實踐,學生能夠在更實際的環境中應用數學知識,提升綜合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1. 內容的調整。
2. 應用題內容的調整。
《大綱(試用修訂版)》要求,整數和小數的應用題最多不超過三步。本冊教科書對原有的“整數和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及應用題”進行了調整,刪去了歸一、歸總加條件的應用題以及“四步計算的應用題”這一選學內容。
3. 引入“數學實踐活動”。
在實踐活動的設計上,本冊與之前幾冊保持一致,既在新知識的教學中安排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知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聯,也在各單元的最后設有專門的實踐活動環節,提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數學的趣味。
(1) 節約資源。
“節約資源”的實踐活動是基于小數的乘法與除法知識而編排的,活動分為三部分:① 學生在家長的協助下填寫上月家庭用水和用電的調查表。② 小組內部分享和比較所收集的數據。③ 全班共同交流節約用電和用水的經驗。讓學生用量與計量、小數等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不僅滲透了統計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身體驗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環保意識。
(2) 綠化校園。
“綠化校園”的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已經學習的整數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及多邊形面積計算等知識。活動內容包括,讓學生測量校園內花壇、草地和樹蔭的面積,并將數據填入表格中,隨后進行數據分析,以了解校園的綠化狀況。學生所學的多邊形面積計算通常針對規則多邊形,而現實生活中可能涉及不規則多邊形,計算時需要將這些不規則圖形近似為已學的多邊形,或將其分割成已學的多邊形。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判斷所測圖形最適合歸類為哪種形狀,然后進行測量和計算。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存在誤差,通常需多次測量并取其平均值。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能夠體驗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最終在小組合作的環境中感受到團結、克服困難和成功的樂趣,初步形成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意識。
教學安排:
第一單元 小數的乘法和除法的理解與規則
時間安排:25課時,從第一周到第五周完成
教學目標:
(一)熟練掌握小數的乘法與除法的計算規則,進一步理解小數乘除法的含義。
(二)通過歸納與整理,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熟練掌握小數乘除法的計算規則,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性。
第二單元 整數和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時間安排:16課時,從第六周到第九周完成
教學要求:
(一)掌握整數和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夠使用中括號,并熟練計算相應的混合運算式。
(二)通過整理和總結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提高學生的抽象能力。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他們的計算能力。
(四)掌握解題的一般步驟,能夠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使用綜合算式解決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五)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自覺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