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英語上冊課程教學安排(實用3篇)
小學五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旨在針對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教學。年級約有160名學生,其中部分英語基礎較弱。教材采用人教版,設計靈活,強調趣味性和實用性,內容包含生活相關話題,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目標包括聽、說、讀、寫92個單詞及13組句型,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教學重難點集中在句型和復雜句子結構的掌握。為提升學習效果,計劃通過豐富的課堂活動、差異化教學和多樣化的家庭作業,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增強其學習興趣和能力。
小學五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1篇
一、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共有學生約160名,其中新生大約有二十幾位。年級中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弱,而部分學生尚未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兒童向少年過渡的階段,具有好奇心、活躍、愛表現和模仿能力強等特點。他們對新事物充滿興趣,尤其對外語的好奇心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然而,整體來看,五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所下滑,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本學期需要集中精力改善新生的轉化工作。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英語教材是基于前兩個年級的學習內容設計而成,絕大多數學生對此并不陌生。這套教材的設計靈活且富有彈性,方便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進行差異化教學。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智力和能力,也符合小學生的成長需求,能夠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英語。教材特別強調興趣的培養,旨在保護和發展學生的求知欲,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教學。小學五年級的英語教材在吸引學生興趣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整本教科書均采用生動的彩色插圖,情景會話貫穿始終,內容和形式的編排充分考慮了兒童好奇、喜歡活動、模仿能力強、喜歡表達和表演的特點,并安排了大量兒童喜愛的歌曲、游戲以及易懂的小故事。
三、全冊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a.全冊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聽、說、讀、寫72個單詞及短語,并掌握9組情景對話(涵蓋天氣、季節、職業、日常用品、食物等主題),要求能在實際語境中正確運用并理解簡短的文章。
1)復習并鞏固上學期所學知識。
2) 能夠聽、說、認讀每個單元的重點詞匯。
3) 學會單元的情景對話訓練。
4) 能夠聽懂并歌唱9首歌曲。
5) 能吟唱18首兒歌。
6) 完成相關背誦任務。
7) 理解并復述9個小故事。
8) 初步了解中西方文化。
b.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在于四會(聽、說、讀、寫)的句型,針對各個單元的語言點、詞匯及句子進行系統的教學。教學難點主要集中在一些較復雜的句子結構、學生英語基礎的差異較大,以及在真實語境中正確使用所學句型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
1. 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并運用語言,從而促進英語學習的持續發展。
2. 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多種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練習和操練。
3. 制定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確保書寫的整潔、規范與準確。
4. 培養學生的音標拼讀能力,以確保自主學習的效果。
5.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為語音和語調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子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效果,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他們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五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2篇
一、教材解析
本冊教材共包含十個單元,其中第一至第三單元和第六至第九單元為新授內容,每個單元由八個板塊構成; 第十單元為復習,包含四個板塊。各個板塊既相對獨立,側重點不同,同時又緊密聯系,教師應深入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有機整合、合理安排這些板塊,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理解和應用。
新授單元的首個板塊《Read and say》為情景對話,旨在通過對話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同時引入新的詞匯和句型。第二個板塊《Look, read and learn》則通過話題分類和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詞匯。這些詞匯中,有的在3A、3B、4A和4B中已出現過,有的則是全新內容。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區別對待,尤其是要加強對必須掌握的詞匯的練習。第三和第四板塊中的句型是本單元的重點,通常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句型教學要結合具體情境,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理解句型的含義和使用場合,從而避免練習過程中的單調乏味。
《Read and act》和《Look and read》板塊旨在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良好的朗讀、閱讀習慣。本冊教材的第四、八單元都包含較長的文本,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前預習,力求學生能夠初步理解內容。《Look, find and say》/《Do a survey》/《Work in pairs》等活動板塊則融入了游戲和任務導向的學習方式,提供富有趣味的語言材料和活潑的活動形式,幫助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樂趣,提高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智力發展。
二、教學目標
1、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強調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并注重其真實性和適用性,確保學生能聽說讀寫92個單詞和13組句子,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并理解簡短篇章。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樣化的方式最大化調動他們的學習動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學習活動,樂于合作,與同學在小組中共同解決學習難題,互相幫助。
4、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他們通過角色表演理解課文內容,并理解六個幽默的元素。
5、強化學科之間的整合與滲透,通過英語學習擴展其他學科的知識。
6、促進中西文化的雙向交流,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理解簡單的中西文化差異。
7、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運用適當策略來應對學習中的挑戰。
三、教改措施
由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表現出的不同興趣、天賦、能力及學習方法各異,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期待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學習成績的表現上也會有差異。這些有不同特點的學生雖然目標一致,但教學設計應體現差異,才能滿足各類學生的需求。
1、尊重每位學生,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大膽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設計多樣的合作學習活動,使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夠互相學習、相互幫助,培養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促進合作精神。
3、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為他們創造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
4、認真分析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明確共同目標,然后再確定每節課的延伸內容和方向。
5、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活動,確保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有機會積極參與。
6、制定分層次的家庭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內容。
七、學科實踐活動
四、研究措施
1、課前指導學生預習;
2、創造情境以激發自主學習的動機;
3、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任務導向的方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4、關注過程評價,為自主學習和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小學五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3篇
一、班級概況:
五年級的學生主要為外來務工家庭的孩子,英語基礎較為薄弱,且學生之間的水平差異較大。盡管如此,大部分學生仍對英語學習抱有興趣。然而,在班級中,也存在不少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習慣亟需改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著重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學應面向所有學生,旨在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
二、教學內容分析:
1. 強調語言運用:本教材遵循交際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教材的整體設計、內容安排及活動規劃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將知識與技能目標融入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體現了話題、功能、結構與任務的結合。
2. 注重能力培養:基礎教育的核心任務在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開發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習策略和培養創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部分。本教材在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學習評價中貫穿“學會學習”的主題,如“Let’s find out”、“Let’s check”、“Pairwork”、“Groupwork”、“Task time”等活動設計均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運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突出興趣激發:本教材在內容和形式上均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其需求,如學校、家庭、食物、玩具等。語言材料生動有趣,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4. 重視雙向交流:教材重視中西文化的雙向交流,選擇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且適合其認知水平的中西文化知識,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5. 融合學科內容:新教材強調“學會求知”的精神,重視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相互融合,精選相關內容,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能夠接觸到自然科學、社會文化和藝術等基礎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周圍的世界。
6. 重視靈活擴展:新教材打破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保留了一定的靈活性,讓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個性化教學的特長,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7. 實現整體設計:本套教材從三年級起始,直至六年級進行整體設計。在不同階段的編寫中,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針對性地設定教學目標、安排內容與活動,確保各階段的教學內容和目標自然銜接。
8. 提供多媒體配套教材:教材以學生用書為核心,結合文字和多媒體材料,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三、學期教學目標:
1. 能夠聽、說、讀、寫92個單詞或短語,以及13組句子和9個單句(涵蓋教師、課程、食物、家務、居室家具及自然景物等話題),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運用并理解簡短的篇章。
2. 能聽、說、認讀16個單詞。
3. 學會制作6個手工藝品。
4. 能聽懂并唱8首歌曲。
5. 能理解并唱12首歌謠。
6. 完成6項自我評價活動。
7. 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8. 了解6項中西文化知識。
四、教學措施:
(一) 詞匯教學
1. 注重詞匯呈現方式: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創新方法,使用各種教具和活動,確保學生保持學習熱情。
2. 利用引導部分引入新詞:在討論話題時,靈活自然地引入與主題相關的新詞。
3. 在實際交流中教學單詞:在語言交流中教新詞,利用舊詞練習新句型,促進語言與詞匯的有機結合。
4. 運用單詞卡片:設計有四線格的單詞卡片,讓學生在復習游戲中鞏固詞匯,并學習單詞的規范書寫。
(二) 對話教學
1. 在聽力活動中感知新語言。
2. 在理解基礎上學習表達:抓住主句型,靈活替換關鍵詞進行操練,教師應關注全體學生的參與。
(三) 閱讀理解教學
讀懂對話或短文,完成檢測理解程度的填空練習;聽、說、讀、寫四項技能全面掌握一組句子,并完成一項任務型語言活動。
(四) 語音訓練
教師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探索讀音規律,而不是直接告知,通過聽錄音和觀察詞匯結構來發現規律,從而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