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方案(人教版)
本學期五年級音樂教學計劃涵蓋135名學生,旨在通過系統的訓練提升他們的音樂理解與表現能力。教材分為九個單元,主題包括西部風情、古詩新唱、美麗的草原、歡快的舞步、綠色暢想等。每個單元有明確的教學要求,如通過合唱和創作活動提升對古詩文化的理解、增強環保意識、探索民族音樂特色等。重點強調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的參與感與創造力,鼓勵組織各類音樂活動以培養合作精神與審美能力。本學期將繼續發揚去年“六一”合唱比賽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五年級共設有3個教學班,學生人數為135人。經過上一學年的學習,學生們對音樂的理解有了顯著提升。在08年“六一”小白靈合唱比賽中,本年級的合唱表演贏得了全校師生的廣泛贊譽。本學期將繼續對本年級的音樂教學進行更為系統的訓練。
二、教材分析:
1、本學期的教材分為八個單元:
第一單元:西部風情
第二單元:古詩新唱
第三單元:美麗的草原
第四單元:歡快的舞步
第五單元:綠色暢想
第六單元:歡樂的鼓聲
第七單元:音樂中的故事
第八單元:美好的祝福
第九單元:多彩的貴州
2、各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西部風情
單元總要求:
學生需初步了解我國西部地區具有代表性的音樂特征和文化背景,例如西藏的拉薩、長江三峽及三峽工程,以及西南地區的苗族、彝族音樂特色等。通過音樂來表達對故鄉的熱愛,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看譜演唱歌曲、辨識音樂結構和情緒的能力,并能為歌曲設計領唱與齊唱的部分。
第二單元:古詩新唱
單元總要求:
通過集中學唱古詩歌曲,提高學生對我國古詩文化的理解。在演唱方面,要求學生能夠用控制的音量演唱歌曲,特別是《靜夜思》的合唱。通過《讀唐詩》的欣賞,引導學生感受古詩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唐詩里有畫,唐詩里有歌,唐詩里有苦,唐詩里有樂”的意境,體會歌曲所傳達的情感。
在音樂創造方面,要求學生根據教材提供的資料,創作古詩歌曲《春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組織“古詩朗誦演唱會”,鍛煉組織能力,發揮創作性,即興吟唱古詩。
在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結合上,鼓勵學生多朗誦古詩和演唱古詩歌曲,并理解其含義。
第三單元:美麗的草原
單元總要求:
通過對優秀藝術作品的體驗和感受,加深學生對草原民族文化和音樂的情感,同時學會用深情的歌聲表達牧民放牧時的快樂心情。
第四單元:歡快的舞步
單元總要求:
本單元以歡快的流行音樂為主題,通過學習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其音樂情感體驗,并培養良好的審美趣味。通過唱歌、欣賞和創編等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提升對積極健康流行音樂的感知。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運動協調能力。
第五單元:綠色暢想
單元總要求:
通過歌唱和演奏,加深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增強對綠色事業的關注。通過器樂合奏,體驗音樂表現的樂趣與合作的快樂。
第六單元:歡樂的鼓聲
單元總要求:
1. 通過欣賞、唱歌和其他音樂活動,讓學生了解鼓樂帶來的歡樂,并激發對鼓樂文化的興趣。
2. 學唱歌曲《木鼓歌》,以加深對我國優秀鼓樂文化的認識。
3. 進行小組合作創編活動——“鼓的對話”。
第七單元:音樂中的故事
單元總要求:
此單元主要以欣賞為主題,通過學習擴展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其音樂情感,培養審美情趣。通過欣賞、創編等實踐活動,鞏固和運用已學過的樂器知識,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力。
第八單元:美好的祝福
單元總要求:
1. 通過欣賞和歌曲演唱,以及組織音樂會的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愛心,把心中美好的祝福傳遞給長輩、老師和小伙伴。
2. 進一步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激發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3. 在音樂實踐中學習與他人合作,共同組織新年聯歡會的活動。
第九單元:多彩的貴州
單元總要求:
通過歌曲演唱和欣賞,更深入地了解貴州苗鄉侗寨的民族風情,感受苗族歌舞音樂的特點,探索我們美麗的家鄉——多彩的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