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月度教學安排范本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小班幼兒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并在生活自理能力和語言交流方面取得顯著進步。盡管仍有少數孩子表現出不適應情緒,但整體情緒明顯改善。本學期的主要目標是強化孩子們的一日常規,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增強集體意識,并促進全面發展。具體內容涵蓋思想品德、生活自理能力、智力開發和身體素質等方面,包括培養孩子們的禮貌、衛生習慣,增強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通過游戲提升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幼兒園將提供豐富的區域環境以促進自我服務能力,通過家庭合作,確保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定期召開家長會以傳播先進教育理念,確保每位幼兒的健康與成長。
一 班級情況分析
隨著新學期的開啟,我們迎來了小班的新的教學階段。通過幾周的適應期,大部分新生已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得到了明顯改善,盡管仍有少數孩子在某些時刻會表現出不適應的情緒。經過一學期的學習與生活,班級中原有的孩子們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并樂于來到幼兒園。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孩子們已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能夠自己用餐,并且在午睡時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穿脫衣物的任務;在游戲學習上,他們也已建立了一定的規則。上課時,孩子們能夠安靜地坐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積極思考;在游戲過程中,能夠遵循老師的指示參與活動。在語言交流方面,幼兒們普遍能夠用普通話流利地與同伴交談。在過去的學期里,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例如,午餐習慣有待進一步加強;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尚需更多實踐機會,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高。
二、本學期主要目標
基于本班的實際情況及現存問題,本學期的主要目標是: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持續強化幼兒的一日常規,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培養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意識,增強集體意識,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各領域的具體內容與要求
在思想品德方面,我們將培養幼兒禮貌待人、注意衛生的好習慣,鼓勵孩子們間形成友愛、謙讓的良好氛圍,以及尊敬長輩的意識。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上,孩子們將學習獨立穿脫衣物、疊衣服等,要在日常中給他們更多機會去嘗試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們還將著重于智力的開發,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們使用普通話與教師和同伴進行交流,培養他們完整的表達能力。豐富創造性的游戲內容,組織多樣的創造性游戲活動。在散步和游戲時,鼓勵幼兒觀察周圍的變化,促進觀察力與思維能力的發展。通過講故事、學習兒歌等方式,豐富幼兒的詞匯量,幫助他們掌握新詞匯及其含義。利用音樂游戲和課間活動,培養幼兒對藝術的感受能力。為了增強身體素質,我們會在日常生活中安排適量的運動,并根據天氣變化適時為幼兒增減衣物,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在用餐時,鼓勵幼兒不挑食,提高吃飯的速度,力爭形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平時要時刻提醒孩子們端正坐、立、行的姿勢,培養他們對自身五官的愛護意識,并且教育幼兒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盡量減少看電視的時間,多參與運動。
在美育方面,通過語言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幫助幼兒理解善與惡的概念,引導他們成為內心美好的人。通過美術活動,讓幼兒創造出美的作品,體驗創作的樂趣。通過身邊的好人好事,讓幼兒認識到及時表揚和鼓勵的重要性,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四、區域及環境創設
(1)生活區:提供多種材料,促進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
1、喂小動物:用紙板箱或紙盒裝飾成小動物形狀,幼兒可以用較大的勺子將干蠶豆、玻璃珠等作為食物喂給小動物,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2、筷子夾物:準備花生米、蠶豆、玻璃珠等物品,逐步訓練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3、扣紐扣:準備縫有不同鈕扣的小衣服,供幼兒自由扣解。
(2)語言區
1、提供掛圖,幫助幼兒記住老師講述的每個故事。
2、展示與主題相關的圖書與文字資料。
3、鼓勵幼兒帶來自家圖書。
4、提供兩部玩具電話,供幼兒自由交談。
(3)益智區
1、蓋瓶蓋:準備形狀、大小各異的瓶子與瓶蓋,鍛煉幼兒匹配能力,提高手指和手腕的靈活度。
2、找朋友:準備多種圖片,將生活中配合使用的物品進行配對,如鎖與鑰匙、花與花瓶等。
(4)玩具區
1、提供積木、有聲響的小動物等玩具,供幼兒自由玩耍。
五、游戲活動的開展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每天安排不少于兩小時的戶外游戲時間,以體育游戲和趣味游戲為主。室內游戲時間不少于一小時,主要以區域游戲和桌面游戲為主,為每個孩子提供一定的自主游戲時間。
六、家長工作:
1、全面做好新生家訪工作。
(1)認真開展新生入園前的家訪,了解每位幼兒的個性狀況,并撰寫好家訪記錄。
(2)對于超過三天未到園的幼兒,教師及時進行家訪或電話聯系,了解幼兒的健康狀況,給予關懷。如遇到流行病,將及時進行班級的全面消毒。
2、定期召開家長會:
(1)及時召開學期家長會,向家長介紹班級工作計劃及即將舉辦的重點活動的實施方案。
(2)向家長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
3、通過多種形式指導家長工作,以便更好地為他們提供服務。
4、在接送孩子的過程中,及時與家長溝通,確保家園教育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