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成人资源,狠狠干狠狠久久,av最新在线,日韩免费va

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方案4

605個月前

品德教育不僅是培養學生道德觀念的重要途徑,更是助力他們健康成長的基石。通過有效的生活教學計劃,我們能夠將品德教育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引導學生理解責任、尊重與合作的重要性。這一計劃不僅關注知識的傳授,更強調價值觀的內化,幫助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實踐品德,培養他們成為有擔當、有情懷的社會公民。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鄂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教材是本學年首次啟用。本冊教材的編排遵循生活的邏輯,強調與兒童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的德育,這樣才能引發孩子們的共鳴,觸動他們的心靈,激發他們對學習、探討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提高德育的實效,使孩子們受益終身。教材中的活動主題來源于兒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注重日常生活事件的選取,兼顧一些特殊的生活事件。例如“我來試試看”、“我不膽小”、“我不任性”、“我的好習慣”等主題,都是基于兒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件進行加工編排。而內容如“我的生日”、“共和國的生日”、“少先隊的生日”等則是圍繞一些非日常事件展開,意在將這些特殊事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關注學生生活圈的逐步擴展。在品德與生活教材的編排上,從一年級的自我與家庭擴展到二年級的集體與國家(如“共和國的生日”)。教材中通過感受四季變化,讓兒童的生活與自然相融合,體現了綜合性和趣味性。

(3)重視基礎文明行為習慣和優秀意志品格的培養。比如,第三單元“動手動腦更聰明”的主題活動通過“我來試試看”、“我不膽小”、“我不任性”、“我的好習慣”等內容,強調基礎文明行為習慣和良好品格的教育,為培養兒童成為講文明、懂禮貌、有教養的人奠定基礎。

(4)教材營造的文化氛圍具有兒童特色,且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活動性。

二、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生日的祝福”通過4個主題活動圍繞“生日”展開,鼓勵兒童分享班級的生日、自己的生日、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等,通過對新中國誕生艱辛的回顧,激發他們熱愛生命、孝敬父母和熱愛祖國的情感,增強作為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

第二單元“美麗的秋天”,通過4個主題活動帶領兒童走進金秋,感受秋天的美麗,分享豐收的喜悅。孩子們在“走、看、做、嘗”的過程中,與秋天“零距離”接觸,探索自然與科學的奧秘,激發他們對祖國、家鄉、人民和生活的熱愛。

第三單元“動手動腦更聰明”,帶領學生走進聰明屋,開啟思維的窗口,進行豐富的想象。在指導學生親歷初步探究活動的過程中,鼓勵他們嘗試創造和美化生活,旨在發展兒童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用聰明才智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探究精神。

第四單元“你好,人類的朋友”,通過4個主題活動,使學生了解所有動物和植物也都是地球媽媽的孩子,培養他們對可愛動物和美麗植物的熱愛和保護意識。

三、教學重點

第一單元:生日的祝福

1、能看到自己在集體中的成長變化,愿意朝著新的目標不斷努力。
2、熱愛集體生活,認真完成集體任務,感恩家人、老師和同學的支持。
3、了解國慶節的意義,為自己是共和國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4、理解紅領巾的意義,敬佩革命英雄和少年英雄,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第二單元:美麗的秋天

1、感受大自然的美,初步認識季節變化的特點,了解到人與自然的關系,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2、了解中秋節的習俗及與月亮相關的知識,培養科學探究興趣。
3、掌握秋季運動會的基本常識,增強班級榮譽感和文明行為。
4、學習秋季的一些保健知識。

第三單元:動手動腦更聰明

1、掌握游戲的小竅門。
2、發現生活中的小問題,并能找到解答。
3、具備應對挑戰的勇氣,參與具有挑戰性的活動。
4、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愿意想辦法解決,不輕言放棄。

第四單元:你好,人類的朋友

1、熱愛并保護花草樹木和動物,培養與動植物和諧共處的環境意識。
2、對常見自然現象產生探究興趣。
3、關心周圍環境,并為保護環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教學難點

第一單元:生日的祝福

1、在集體生活中,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和成果。
2、體會到成長過程中家人和老師的關愛,初步學會感恩。
3、熱愛祖國,尊敬國旗和國徽,能唱國歌,崇敬人民英雄,感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4、增強作為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在紅領巾的鼓舞下不斷前行。

第二單元:美麗的秋天

1、觀察秋天的特征,激發觀察自然和探索自然的興趣。
2、了解秋季節日的習俗,熱愛祖國傳統文化。
3、體驗運動會的快樂,愿意與他人分享。
4、掌握基本的秋季保健常識。

第三單元:動手動腦更聰明

1、運用創意思維掌握游戲中的小竅門,學習探究方法。
2、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3、收集問題資料并進行簡單的整理和解析。
4、勇于面對挑戰,參與具有挑戰性的活動。

第四單元:你好,人類的朋友

1、培養初步環境保護意識。
2、通過愛護動物的方式進行愛的教育。
3、意識到關心動植物就是關心人類自身。

五、學情分析

品德與生活課程基于兒童的生活,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具有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等基本特性。二年級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尚淺,老師應通過活動引導他們熱愛生活,學會做人。

六、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教學過程中應全面把握教學目標,打破以往只關注知識的教學觀念,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生活態度,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不斷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在教學中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實際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當轉變角色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創造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運用多樣教學形式,支持學生自主學習,鼓勵他們在活動中探究和解決問題。

4、充實教學內容。
教科書應與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應擴展至學生的生活空間,包括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增強其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
教學應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鼓勵教師開拓地方和學校的課程資源,為滿足學生的多樣學習需求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升認知和參與社會的能力。

6、加強道德行為教育。
品德課改革的關鍵之一是強化品德教育,增強其針對性和實效性,課程目標在于“培養品德良好的兒童”。在教學中需重視道德行為習慣的訓練和情感教學,從而促進認知的內化與良好行為的形成。

7、提倡生活化評價。
評價應是人與人互動交流的過程,需具有教育意義,通過評價鼓勵學生的成就,提出改進建議,確保課程目標的實現。

八、教學進度表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人教版),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展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這本教材不僅是教師的“教本”,也是學生的“學本”,更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范例與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重要文本,是引導學生探索生活的橋梁,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支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深入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理解其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及特點,明確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才能有效地運用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設四個單元,結合小學二年級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經過一年級的過渡,逐漸引導兒童在更大的生活空間中進行獨立生活的探索,設計了相應的主題單元。在單元的編排和組織上,教材并不強求體系的嚴謹性和完整性,而是依循兒童自身生活的邏輯,以時間為線索,選擇重要的知識點進行主題設計。該教材還注重社會技能和探究過程的指導,作為編寫的潛在主題。

第一單元“難忘的假期”包含4課,通過對學生假期生活的回顧來組織主題,引導學生總結假期的意義,體悟“快樂的每一天靠自己創造”,同時穩定學生開學初的情緒,并為新學期的學習提供豐富的引導。第二單元“我是中國人”則從兒童的視角出發,結合中秋節、國慶節等傳統節日,幫助學生融入祖國大家庭,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識與熱愛。第三單元“金色的秋天”繼承了“春天的歌”背景,為學生展示秋天的獨特魅力,教會他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第四單元“你·我·他”則重點討論群體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我和他人,理解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這四個單元從兒童生活的學校、家庭、社區出發,逐步擴展到祖國和世界,教學主題涵蓋生活的四個維度:健康安全(“難忘的假期”);愉快積極、負責人和有愛心(“我是中國人”“你·我·他”);動腦筋和有創意(“金色的秋天”),并同時進行其他相關主題的教育。

三、學期教學目標

1、態度與情感

學生能體會到快樂是可以自己創造的,愿意積極創造快樂,能夠從不同事件中認識每一事的意義,并能有效應對外出時可能出現的麻煩。珍視生命,具備應對災害的細心能力,能夠從展示成果中發現個人的收獲,感受到節日的快樂與興奮,增進與家人的感情,積極參與節日活動,體會節日的色彩和樂趣,以積極的態度去了解自己的祖國,增強對祖國的熱愛,欣賞秋天的獨特魅力,自覺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客觀認識自我,尊重他人的獨特價值。

2、行為與習慣

學生應能初步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評價,發現并設想外出活動中的麻煩,妥善處理常見困難,同時養成防災的良好習慣。積極參與小組合作,養成從多種渠道收集資料的學習習慣,自覺遵從升國旗時的基本禮儀,積極參與實驗和觀賞活動,學習一些簡單的技能,關心周圍的人和事,主動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并在生活和學習選擇中具備獨立判斷能力,細心觀察他人,虛心向他人學習。

3、過程與方法

通過回顧假期生活,學生學習自我評價,認識生活意義,在面臨外出和災害模擬時學會應對策略,參與小組合作的方法。在探究活動中,學習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方法,在與他人交流中,學習表達自我的技巧,并在交往中學會贊美他人及向他人道歉的方式。

4、知識與技能

學生應了解外出及面對災害時可能遇到的麻煩,并能理解不安全的情境,掌握一定的防災知識與能力,熟悉校園及居住環境中的消防通道,能夠多種形式地匯報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從不同途徑獲取關于祖國的初步知識,并能描述秋天的特征,理解種子與果實的關系及其成長過程,掌握秋季基本的保健知識,具備初步的辨別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重點:

1、珍愛生命,細心應對災害,能從成果的展示中發現收獲,愿意向他人展現自我。

2、積極參與實驗和觀賞等活動,學習簡單技能,關注身邊的人,主動為他人提供幫助。

3、學習小組合作的方法,掌握在探究活動中提問、探索及資料收集的方法,在交流中鍛煉表達能力,在交往中學習贊賞與道歉。

4、具備初步的辨別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意識到他人的情感。

難點:

1、積極參與實驗和觀賞等活動,學習簡單技能,關注周圍,主動幫助他人。

2、具備初步的辨別、觀察、動手和探究能力。

四、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中,部分為獨生子女,平時受到嬌養,集體主義意識淡薄,合作意識較弱,法制觀念不強。作為二年級的小學生,其思想品德情感尚未穩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和堅持性、以及自制力相對較差,但這一階段也容易塑造。學生逐漸產生責任感和自尊心,渴望在各方面做得更好,我們可以利用品德與生活課程這個良好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的榜樣意識尚弱,但模仿性較強,應積極利用教材塑造榜樣。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明確目標意識:即活動的目的性。每項活動,從確定主題、選擇內容、采用方法到整個過程,都應有明確目標,而非流于形式。

2、增強情感意識:以教師的真誠打動學生的情感,通過學習活動挖掘學生生活的感受,豐富情感,幫助學生形成對人和事的正確態度。

3、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兒童對生活有獨特體驗,這與成人并不完全相同。我們要理解并重視兒童自身的感受及體驗在他們認知生活,學習做人做事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4、尊重學生人格。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享有自己的人格尊嚴。

六、進度安排

第1-2周

第一單元我在集體中成長:我升入了二年級,我們班里故事多

第3-4周

第一單元我在集體中成長:讓我們的教室更清潔,好書大家來看

第5-6周

第二單元金色的秋天:秋天在哪里,秋天的收獲

第7-8周

第二單元金色的秋天:秋游去,中秋與重陽

第9-10周

第三單元我們真棒:我棒你也棒,學做小雛鷹

第11-12周

第三單元我們真棒:做個快樂鳥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全面提升素質教育作為重要目標,重點在于課程改革和學生整體能力的提高,旨在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理解道德,使他們在健康、安全的環境中生活,能夠開心、積極地面對生活,具備擔當責任和關愛他人的品質,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二、教材的特點

1、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設置主題。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為出發點,選擇與他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并具有實際需要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整合,促進他們的綜合學習與思考。適度關注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期待與需求。

2、注重品德養成教育。通過明確的指導,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生態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成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公民奠定基礎。

3、強調活動性與“做中學”的特點。通過創設活動情境,編寫案例和設計思考題,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自主學習與實踐空間,鼓勵他們積極參與。

4、重視圖畫和圖片在教材呈現中的作用。教材強調圖文并茂,以圖為主,采用符合兒童語言和喜好的表達方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與啟發性。

三、學期目標

1、情感與態度:

培養對父母和長輩的敬愛、對集體和家鄉的熱愛,珍視生命,熱愛大自然和科學,樹立自信、誠實和積極進取的態度。

2、行為與習慣:

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勞動習慣,遵守基本文明行為與紀律,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珍惜資源、保護環境。

3、知識與技能:

掌握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識與勞動技能,初步了解自然和社會的常識,及對祖國的初步了解。

4、過程與方法:

體驗問題的提出與探索過程,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和學習。

四、主要措施和方法

1、在教學活動的每個環節都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課程標準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與教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學習。

2、學生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的積累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活動之間的連貫性至關重要,促進他們逐步深化的體驗與感悟。

3、開展有趣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增強他們的情感陶冶,促進品德的發展和價值觀的初步形成。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結合當地實際和學生生活情況,及時吸納新的社會觀念、科技成果、生活中的新問題等,提升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以提高教育質量。

5、采用直接學習與間接學習相結合的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個性化學習,激發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

6、重視學生在品德和行為上的每一點進步,及時給予關注和鼓勵。教授多種學習方法,如開展課堂討論,讓學生用多樣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多渠道的資料收集,課堂上進行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通過故事情節感染和教育他人。

五、教學安排

周次內容

第一、二周《我有一個新書包》

第三周《美麗的校園》

第四周《交新朋友》

第五周《校園的鈴聲》

第六、七周《安全回家路》

第八周《慶祝國慶節》

第九周《我的祖國在心中》

第十一周《與鐘姐姐交朋友》

第十二周《保持整潔的習慣》

第十三周《健康飲食知識》

第十四、五周《我會整理自己的東西》

第十六周《看我神采奕奕》

第十七周《新年祝福》

第十八周《歡歡喜喜過春節》

第十九周《家人團聚樂無窮》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4

一、年級基本情況:

本年級共有160名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這些二年級的小學生基本上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范,擁有相對成熟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禮儀。然而,也有部分學生在自我管理和課堂表現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二、本學期教學總要求:

1. 實用性

本課程應緊緊圍繞孩子們的實際生活,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切入點,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從而培養出實用的生活技能和良好的道德觀。

2. 創新性

課程內容豐富多樣,注重孩子的創造性思維,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想法。課堂應從傳統的講授模式轉向實踐探索,鼓勵學生在各類活動中積極表現。

3. 參與性

本課程強調學生的直接參與,通過主題活動、合作學習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教師的角色應更多地傾向于引導和支持,而非單純的知識傳授,鼓勵學生通過探索和實踐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各單元教學要求:

1. 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遇到困難時愿意想出解決方案。

2. 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 培養學生有計劃地安排生活。

4. 學會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和長輩的愛心,主動參與家庭勞動。

5. 遵守社會禮儀,維護秩序,講究文明。

6. 能夠與同學合作、溝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本學期教學活動設想:

本冊教材旨在引導學生感受家庭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他們熱愛家庭、尊重長輩的情感,培養其生活自理能力。通過“過家家”等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生活、合作共事,完成課程標準的要求,并通過多種方式,如小調查、小討論、動手實踐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家庭生活,從而實現“熱愛勞動,具備自理能力”的目標。在班級活動中,鼓勵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協作中成長,提高他們的集體意識,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 明確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教育目標,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 通過開展各類研究性學習,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3. 深入學習新課程理念,將其有效應用于實際教學中。

4. 精心備課,深耕教材,做到每一堂課都盡善盡美。

5. 指導學生認真完成課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六、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第一周 3/1~3 我的小家 2課時

第二周 3/6~10 我是家里的小助手 2課時

第三周 3/13~17 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 2課時

第四周 3/20~24 過家家游戲 2課時

第五周 3/27~4/8 我掉了一顆乳牙 2課時

第六周 4/11~15 我們的感覺器官 2課時

第七周 4/18~22 了解飲水的重要性 2課時

第八周 4/25~29 餐桌禮儀 2課時

第九周 5/1~5 關心身邊的老人 2課時

第十周 5/8~12 學會關愛他人 2課時

第十一周 5/15~19 手拉手,共同成長 2課時

第十二周 5/22~26 愛護我們的小植物 2課時

第十三周 5/29~6/2 雷雨天的安全 2課時

第十四周 6/6~10 夏日的小昆蟲 2課時

第十五周 6/13~17 如何在夏天保持涼爽 2課時

第十六周 6/20~24 快樂的暑假計劃 2課時

《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方案4》.doc
將本文下載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導出文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阳泉市| 元氏县| 邻水| 米林县| 祥云县| 响水县| 滁州市| 新民市| 溧阳市| 肥乡县| 宣恩县| 绩溪县| 论坛| 九寨沟县| 绵竹市| 霍山县| 米脂县| 阿荣旗| 五家渠市| 枣庄市| 改则县| 保山市| 安国市| 乌兰浩特市| 阿勒泰市| 正镶白旗| 三亚市| 增城市| 富阳市| 芦溪县| 讷河市| 舟曲县| 镇巴县| 福建省| 清苑县| 乌兰察布市| 五台县| 绥芬河市| 西宁市|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