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秋季學期教學工作安排
貫穿著對學生全面發展的深切思考與實踐探索。20xx秋季,我們不僅要落實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批判性思維。通過細致的課程安排和豐富的課外活動,我們期望為每一個孩子搭建更為寬廣的成長平臺,助力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同時培養他們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認真落實教育部關于基礎教育的相關政策,以新一屆的課程改革為契機,全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深入開展教育改革工作。今年秋季學期,我們將以提升課堂質量為主線,通過整合教學資源,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為此,特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二、教學重點工作
(一)增強教師團隊協作意識。
提升教育質量需要每位教師以主人翁的精神,明確自己的職責與目標。領導要做好示范,優秀教師要帶頭,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凝聚集體智慧,團結協作,努力提升自身素質,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邁向新的臺階。
(二)繼續加強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深入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新一版《課程標準》。確保備課和授課始終圍繞所有學生的發展,切實做到“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教學”;重視教學研究,確保教學過程的落實。各項備課、講課、聽課和評課均應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教師們應利用教研活動時間互相學習,提高自身教學技能。
我們要革新教育理念,推動新型教學思想深入人心,穩步向前開展教學工作。
(三)調整教育日常要求,強調實效性。
本學期教師的教學常規將以過程管理為主線,強調課堂教學的實際成效,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具體要求如下:
1、備課:
備課應包括制定學期、單元和課時的教學計劃及教案。教師需要對整本教材進行透徹的閱讀理解,擬定的教案必須具備科學性、準確性和全面性,結構完整,形式規范,內容清晰,并體現創新,避免直接搬用公共教案。所有教案需在上課前完成,具體要求如下:
(1) 所有課型(新授課、復習課、實驗課等)需配備書面教案,電子教案應包含教材分析、教學重點、難點及過程設計,并根據需要增加多媒體應用環節。
(2) 強化教學法及學法指導設計,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個性化的改進建議。
(3) 每節課需設定知識、能力、德育目標,明確教學重點、難點,并詳細設計教學過程。
(4) 制定單元教學反思或總結。
2、聽課:
(1) 聽課記錄應包含評課反饋,且每學期聽課節數不少于15節。
3、作業:
日常作業需分類(可分為2-3類),量適中,布置后需認真批改,批改應規范化,要求反饋方式得體。教導處將在此方面開展定期檢查,并與學生家長溝通,確保教師嚴格執行教學常規,杜絕不備課而上課的情況。
4、做好月考與期中、期末考試工作,進行教學質量的跟蹤分析,并及時召開成績分析會。學校對各年級繼續執行“月考”制度,確保每次考試后對學生成績進行質量跟蹤,分析原因,提升整體質量。
針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我們將在教學常規中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尤其注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以確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1、教師需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預習是高效學習的基礎,要求學生根據實際進度,認真細致地預習新課,并記錄重點與難點。
2、教師需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強調聽課準備、集中注意力、突出重點、積極參與及做好筆記。定期檢查學生學習筆記,給予指導。
3、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復習習慣,促進學生及時復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特別要注重總結歸納,使知識結構更加清晰。
小學學校工作計劃20xx秋季:
4、教師需培養學生認真、及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作業應及時獨立完成,教師應鼓勵學生總結解題心得,并進行必要的訂正。
加強課堂管理,實行聽課制度,為了促進教學研究及教師之間的交流,我們將在本學期繼續推行全體教師的聽評課活動,鼓勵教師互相聽課,評議,以達到教學相長。
(四) 教研工作
加強教研組的建設,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引導每位教師深入學習課程改革的相關文件精神,以創新的理念指導教學工作。各教研組要建立定期的聽課評課制度,通過內部交流,促進集體提升。
(五) 校本培訓方面
1、通過骨干教師帶動普通教師,積極開展多媒體與課堂教學整合的研究。本學期我們將通過示范課、經驗交流等活動,發揮骨干教師的引導作用,推動學校教學特色的發展。
2、強化多媒體技術培訓,確保教師能熟練使用各種多媒體設備,并提高對網絡教育資源的使用和整合能力。
(六) 加強重點學科建設,豐富師生競賽活動。
我們將重視學科課程建設,在語文、數學、外語等重點學科上執行課堂講練結合的原則,確保練習和作業及時反饋,促進師生素質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