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部門年度工作回顧與總結(精選14篇)
我們不僅要關注教材內容的深入理解,更需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通過系統化的教學安排,我們發現,結合生活實際的學習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此計劃旨在為教師提供科學有效的教學框架,以培養出既有文化底蘊又具創新思維的全面發展的小學生。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篇1
本學期,我負責部編版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回顧上一學年的教學歷程,并結合本學期的教學目標,現將本學期的教學計劃作如下安排:
一、課堂教學中,注重落實教育新理念,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和鍛煉能力的重要場所。本學期,我將更加注重這方面的工作。為確保每一節課的質量,我將課前深入研究教材,精通教學內容,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我努力貫徹新的教育理念,創造輕松開放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形成良好的討論氛圍。以學生為中心,構建探究型課堂,挖掘教材與學生的關聯,指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升他們的能力。我還將關注后進生,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上獲得進步,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目前,本班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日益濃厚。
二、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習慣,促進全面發展。
(一)運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班級學生的好勝心理,我引入競爭機制,每位學生都配備一本競爭本,由值日干部記錄情況,每周評選一次,并給予小星星獎勵。經過一個月的評比,評選出“語文學習積極分子”,從而促進學生自覺守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培養學生愛讀書的習慣,提升寫作能力。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從選題入手,側重于積累運用方面的作文。我充分利用課前時間,與學生分享故事和優秀作文,鼓勵他們記錄好詞好句。每天由一名學生在黑板上摘錄好詞好句,要求其他同學一起朗讀并記憶。我還會定期組織學生參觀圖書館進行閱讀。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學生的詞匯量顯著增加,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三)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寫字教學常常被忽視,本學期我將重視學生的寫字習慣培養。在課堂上及時提醒,利用課外時間對學生進行書寫指導,嚴格要求他們認真書寫。
三、注重因材施教,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
考慮到班級學生的差異性,我將著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成立互助小組,采用結對的方式,讓優生幫助后進生。在課外追加輔導,通過課堂中的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后進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提高。
四、積極參與學校及各級教科研活動,提升自身專業能力。
為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我積極參與各類教研活動,并經常閱讀教學相關書籍,做好筆記,寫下心得,收集最新的教學信息和理念,以不斷改善自身的不足之處。
我將全力以赴做好新學期的教學工作,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借鑒他人優秀經驗,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幫助每一位學生實現語文素養的提升,促進健康全面的發展。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基本情況
五(2)班目前有學生42人。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專心聽課,認真做好課堂筆記,且具備一定的預習能力。然而,仍有個別學生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對學習的認識不夠,常常依賴老師和家長,未能主動去探索和獲取知識,習慣于死記硬背。
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將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整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學能力,同時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的輔導與轉化。
在語文教學方面,我們將增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每月推薦一至兩本優秀書籍,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量。重視課堂教學,通過文本分析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習作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加強學生自我修改的能力,多進行自主命題作文練習和寫作指導。指導學生觀察事物、積累素材的方法,以及審題、構思、開頭和結尾的寫作技巧。相信在這些努力下,學生的寫作能力將會有所提升。
二、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將認真落實市教育局和中心校的工作計劃,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教學的工作。
三、工作目標:
(1)識字與寫字。
1、具備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能夠熟練書寫。
2、硬筆書寫要求規范,行款整齊,具備一定的書寫速度。
3、能夠用毛筆書寫楷書,感受漢字的藝術美。
(2)閱讀
1、能夠用普通話流利、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時保持一定速度,能夠每分鐘默讀不少于300字的一般讀物。
3、利用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通過上下文及自身積累推測課文中詞句的含義,體會其表達效果。
5、通過閱讀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勇敢地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判斷。
6、學習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作品,了解事件的梗概,能夠簡單敘述印象深刻的場景、人物和細節,并表達自己的情感與看法。閱讀詩歌時,大致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場景,體會詩人的感情,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在擴展知識面方面,能根據需要收集信息。
9、在理解課文時,掌握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聲調和節奏感受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60篇(段)優秀詩文。
11、利用圖書館和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累計課外閱讀不少于100萬字。
(3)關于習作
1、認識到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與交流。
2、培養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主動豐富自己的見聞,珍惜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寫作素材。
3、能夠撰寫簡單的紀實和想象類習作,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并能根據需要進行分段表述。
4、學習寫讀書筆記和常見的應用文。
5、積極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主動與他人分享修改,做到語句通順,格式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6、課內習作安排約16次,40分鐘內能夠完成不少于400字的習作。
(4)關于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時能夠尊重和理解對方。
2、樂于參與討論,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
3、認真傾聽他人發言,能夠抓住要點并簡要轉述。
4、表達時要有條理,語氣、語調恰當。
5、依據交流對象和場合做好簡單的發言準備。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的文明,抵制不當語言。
(5)關于綜合學習
1、為了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和網絡獲取資料,嘗試撰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和社會活動,討論和分析所策劃的主題,學習撰寫活動計劃和總結。
3、針對身邊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在影視作品中的故事與形象,組織討論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
4、初步掌握查找和使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四、方法和措施
1、充分利用“精讀課文”為學生提供語文基礎訓練。
(1)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自主學習課文生字。
(2)加強詞句的訓練,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通過生活實際和上下文幫助學生理解深刻句子的含義,并通過背誦和摘抄等形式進行積累。
(3)繼續重視朗讀的指導與訓練,鼓勵學生多讀,嘗試通過朗讀體會情感,在早讀、晚讀和課堂時間安排充分的朗讀訓練。
2、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現狀,努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后進生,開展“一幫一”活動,讓優秀生帶動學習困難生,給予更多關愛,促進其學習積極性,從原來的“厭學”轉變為“愛學”。
3、利用“略讀課文”的機會,讓學生將所學內容應用于實踐,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4、指導學生運用“讀寫例話”,將所學內容運用到今后的學習中。
5、通過作業和測試等形式鞏固句、段、篇、章的內容,確保作業質量。
6、鼓勵學生觀察思考并進行寫作訓練,利用周記形式進行作文練習,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材,創造條件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并進行富有創意的表達,真情實感地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