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學后的教學安排(精選2篇)
復學后的教學計劃,不僅是對教育模式的重新審視,更是對每位學生個體需求的深切關注。在這一全新的階段,我們不僅要恢復課堂的活力,更要注重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的培養。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靈活的課程安排,力求在知識傳授的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適應后疫情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復學后的教學計劃 篇1
一、調整復學教學計劃
各地教育部門應指導學校有序開展復學前的教學計劃優化工作,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精準分析復學后的教學安排,合理調整課程內容,確保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銜接,以最大程度減輕疫情帶來的教學影響,保障所有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特別要關注高三、初三年級及中職學生的考試準備,切實增強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合理安排復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二、關注特殊學生群體
要認真落實對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者子女、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學生及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的關愛和支持,確保不讓任何學生掉隊。各學校需針對這些特殊群體制定個性化的輔導計劃,指派專人負責跟進,確保學習質量不受影響。
三、實行小班授課
在復學后,師生必須佩戴口罩,學校應采取小班授課的形式,每班人數應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教師需加強課程準備、授課、輔導及作業反饋等常規教學,同時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確保不同班級之間的教學質量和進度保持一致。
四、開展疫情防控專題教育
要充分利用疫情防控過程中的教育資源,認真開展以防疫知識普及和抗疫精神弘揚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為學生上好復學后的第一課。加強防疫知識和生命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通過宣傳抗疫先進典型,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強化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提升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幫助廣大師生充分認識到疫情防控所體現的國家力量、應急反應速度與團結精神,激發對黨、對國、對人民及對社會主義的熱愛之情。
五、保障教材教輔的供應
高度重視復學所需的教材和教輔材料的供應,根據學校恢復上課的時間,做好教材的發放和使用工作。教育主管部門應積極與教材發行單位協調,確保在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將教材送達學校,確保教師和學生在復學前都能夠妥善使用所需教材。
六、科學管理作息時間
落實教育部門關于體育課程、大課間、眼保健操等要求,以分散式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避免集體聚集。確保學生有充足的就餐時間、休息時間和每天至少一小時的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合理安排作息,保障學生的睡眠質量。
七、保障未返校學生的學習
在疫情完全解除之前,對于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時返校的學生,應依據實際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方案。通過網絡授課和遠程教學等形式,確保無法及時返校的學生在學習上不受到影響。
復學后的教學計劃 篇2
一、復學情況分析
經過幾個月的線上學習,我們的復學工作即將展開。本學期的數學教學內容已經在線上完成了40個課時的學習。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一部分學生能夠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而另一部分自律性差的學生則出現了成績下滑的趨勢。整體來看,有些知識點掌握得較好,但也有部分內容仍然讓大部分學生感到困惑,比如圖形的旋轉與平移、解決問題的思路等。為了應對這種不均衡的學習狀況,我們特制定了本學期的復學教學計劃如下:
二、線上與線下教學銜接
1. 復習階段(4月26日~4月30日)
在復習階段,我們不僅要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回顧,還需要對線上學習期間的所有書面作業進行再次處理,尤其是那些作業完成不理想的學生。通過復習和作業重新處理的方式,對這些學生進行補救和輔導。特別是由于特殊時期,我們計劃先讓他們訂正錯題,接著利用騰訊課堂進行線上講解;
這一階段也要對積極參與線上學習的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利用老師助手上的星級記錄進行表彰。我們將選出10名數學線上學習之星、10名線上學習進步之星和5名線上課堂之星。
2. 檢測與鞏固階段(5月6日~5月9日)
此次檢測將涵蓋線上學習的所有知識,以此再次了解全體學生的掌握情況。通過二次篩選學生薄弱知識點,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3. 進入新課程內容(5月11日起)
三、教學建議
1. 培養學生的數感,加強口算、計算和估算訓練,尤其是在本冊中涉及的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器使用和運算律等內容。這些知識點都是后續計算學習的重要基礎;
2. 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例如數形結合(通過繪圖解決實際問題)和轉化思想(簡化運算)等;
3. 增強規律探索能力,能夠從具體算式或現象中發現簡單規律,并學會用語言進行表達和總結;
4. 重視學生評價,包括同學之間的互評、自我評價和反思,幫助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