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三年級下學期英語教學方案(通用3篇)
語言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思維的拓展與文化的交融。通過生動的教學活動與豐富的課堂實踐,學生們不僅能掌握基本的英語詞匯和句型,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對語言學習的興趣與自信。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在于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與溝通技巧。
小學三年級下冊PEP英語教學計劃 1篇
一、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2、培養他們的語音、語調和書寫能力。
3、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提高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及創造能力。
5、增強學生的愛國精神和全球視野。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設計和編寫不僅承襲了外語教學的傳統理念,還結合了現代國內外英語教學的理論與成功經驗,結合中國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形成了一套適合我國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整體思路以主題為主線,強調交際功能,同時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學生用英語完成各種實際語言任務。即:主題—功能—結構—任務。
教材的主要特點:
1、強調語言應用。
本教材充分吸收了交際教學的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整體設計、內容安排、活動設置以及教學方法等,均緊密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突顯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2、重視能力培養。
以生動、簡單、易懂的方式滲透學習策略,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及時調整學習方式,挖掘他們的求知潛力和進取意識。
3、激發興趣。
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和裝幀設計等多個方面,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確保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所選主題充分考慮他們的需求。
4、重視雙向交流。
精選了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中西方文化知識,以確保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相同步。
5、融合學科內容。
注重學習內容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結合,選擇學生最需要理解、最感興趣、最易掌握且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知識,融入語言材料中。
6、強調靈活展開。
通過有效的編排形式,鼓勵教師充分發揮特長,使每位學生能夠各展所長。
7、實現整體設計。
采用系統合理的編排,確保各階段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自然銜接,保障各個教學階段的順利過渡。
三、教學方法:
1、會話教學。
將會話教學融入情境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進行練習。
2、詞匯教學。
通過實物和卡片等形式,將詞匯教學與會話結合起來。
3、歌曲與歌謠教學。
在每節課中靈活滲透,結合唱和表演,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4、趣味故事教學。
5、階段性復習。
四、內容安排:
下冊教材內容安排:
主題單元:
單元 1:歡迎回到學校
班級同學
單元 2:我的家庭
家庭成員
單元 3:多少?
數字
單元復習 1
單元 4:你喜歡梨嗎?
水果
單元 5:我的尺子在哪里?
位置
單元 6:在動物園
動物
單元復習 2
五、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安排:
第1—2周:
2/17——2/23,2/24——3/2:單元1,3課時。
3/3——3/9:單元1,3課時。
第3—4周:
3/10——3/16:單元2,3課時。
3/17——3/23:單元2,3課時。
第6—7周:
3/24——3/30:單元3,3課時。
3/31——4/6:單元3,3課時。
第8周:
4/7——4/13:單元復習1,3課時。
第9周:
4/14——4/20:單元4,3課時。
第10周:
4/21——4/27:單元4,3課時。
第11周:
4/28——5/4:勞動節假期。
第12周:
5/5——5/11:單元5,3課時。
第13周:
5/12——5/18:單元5,3課時。
第14周:
5/19——5/25:單元6,3課時。
第15周:
5/26——6/1:單元6,3課時。
第16周:
6/2——6/8:單元復習2,3課時。
第17周:
6/9——6/15:綜合復習,3課時。
第18周:
6/16——6/22:綜合復習,3課時。
第19周:
6/23——6/29:綜合復習,3課時。
小學三年級下冊PEP英語教學計劃 2篇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繼續教授三年級的英語,共有學生48人。課堂上,一部分學生反應靈敏,對英語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尤其是女生表現尤為突出。但也有大多數學生,特別是男生,基礎相對薄弱,學習態度也顯得比較消極,不愿意背誦和朗讀。在教學過程中,我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學生的接受能力,給予他們適當的壓力和支持,幫助他們快速提升,夯實英語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注重能力的培養,旨在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雙向交流,同時融合多學科的內容,注重靈活擴展,進行整體設計。教材吸納了國內外在外語教學中的理論與成功經驗,并結合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形成了一種適合我國英語教學基本狀況的教學模式。整體思路為:話題—功能—結構—任務,旨在通過話題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交際功能,并兼顧語言結構的學習。
三、教學目標:
1、能聽懂并會說12組日常對話,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60個單詞和詞組,并能進行聽、說、讀、寫26個字母的運用。
3、能夠參與6個TPR活動。
4、學會3個簡單的小制作。
5、能夠唱8首歌曲。
6、聽、說、唱7首兒歌。
7、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9、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措施:
1、將會話教學與情景表演相結合。
2、運用實物、頭飾、卡片、chant等輔助手段進行單詞教學。
3、利用讀寫課時間對學生進行單詞書寫的指導。
4、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讓他們在感知語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英語思維。
5、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6、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讓英語學習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
小學三年級下冊PEP英語教學計劃 3篇
一、教學目標
基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性,三年級下冊PEP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是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打下良好的語音和語調基礎;確保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課程還需關注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及創造能力的培養,適度引入中西文化,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全球視野,為未來更深層次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基本知識與技能:
(1)能夠聽懂并進行12組日常對話,參與簡單的交流;
(2)掌握六個主題(如動物、食品、數字、同學、家庭成員等)的相關單詞,并能靈活運用;
(3)通過聽、做、演等方式參與游戲;
(4)參與TPR(全身反應)活動;
(5)能完成書中的小制作;
(6)能夠唱書中的英文歌曲;
(7)參與書中歌謠的聽、說、唱活動;
(8)完成8個形成性評價任務;
(9)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10)掌握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熟練掌握26個英語字母的正確書寫及格式;
2、運用日常交際用語;
3、靈活運用所學句型;
4、能夠進行簡單的交流,鼓勵學生大膽開口并準確發音;
5、通過圖片、手勢和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理解清晰的語音和錄音內容。
四、教學策略
1、強調語言運用。本教材融入了交際教學的理念,關注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內容設計與活動安排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突出語言的交際功能。
2、注重能力培養,通過生動簡明的方式滲透學習策略,激勵學生主動思考與參與,發掘他們的積極性與進取心。
3、提高學生興趣,從內容、形式、方法和插圖設計等多個方面,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確保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需要。
4、重視雙向交流,精選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中西方文化知識,以增強課堂的互動性。
5、跨學科融合,充分考慮學生對其他學科知識的需求,精心挑選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信息融入課程之中。
6、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使教師能夠發揮特長,學生可以各展所長,提升學習效果。
7、整體設計實現自然銜接,確保各階段的教學內容與目標順利過渡。
五、教學方法:
1、會話教學。通過情境表演的形式,強化會話練習;
2、詞匯教學。結合實物與卡片,使詞匯教學更加生動;
3、歌曲與歌謠教學。在課堂中靈活融入,結合唱與演,提升藝術素養;
4、趣味故事教學,增強課堂趣味性。
六、學生分析
本班級三年級共有學生14人,分為7名男生和7名女生。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對英語有了一定了解,掌握了一些日常對話及基礎詞匯。然而,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表現出一定困難,能力差異較大。本學期應著重幫助后進生,教師需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發展,始終將激發學生興趣放在首位,實施分層教學,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學習方法,培養優秀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