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課程教學安排
本學期高三政治教學計劃旨在解決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審題粗心、書寫不規范等問題。教學工作將聚焦于明確目標、優化復習思路、加強綜合訓練,通過專題化復習和系統練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應試水平。計劃包括深入研究高考趨勢,強化基礎知識,促進知識之間的關聯,同時注重時事熱點的結合。教師將實施集體備課,關注學生的審題與答題技巧,提升其考試信心。在復習的最后階段,強調查漏補缺,回歸課本,進行個別輔導,從而激發學生潛能。整體目標是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為高考取得優異成績奠定基礎。
1、課本基礎知識掌握不夠扎實,選擇題的得分情況不理想。
2、審題不夠清晰,存在粗心大意的問題,導致一些可以得分的題目因為沒有仔細閱讀題目要求而做錯。
3、書寫不夠規范,卷面不整潔,主觀題回答時未能突出重點。
4、缺乏學科綜合復習的應試經驗,時間分配不合理,特別是在主觀題上,前面的題目回答花費了過多時間,后面卻來不及作答。通過分析,發現學生的基礎知識和遷移能力較弱,需要加強提升。為解決這些實際問題,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將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工作目標
目標是前進的方向,是奮進的動力,高三政治復習必須立足于基礎知識,著重提高能力,既要關注所有學生,又要特別培養學科尖子生,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我們的目標是:力爭更佳。
二、理清工作思路
1、研究高考,掌握教學方向。及時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準確把握高考的趨勢,以指導我們的復習工作。
研究高考和把握教學方向是成功教學的基礎。為此,我們要認真學習《考綱》,研究高考試題,廣泛收集有關高考的信息,并組織學生集中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政治科高考的題型設計、知識與能力要求以及評分標準,從而明確學習目標,以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 第一輪復習的專題化:通過本輪復習,將教學內容進行主題化和綜合化,突出主干知識的復習研究,以專題知識的復習來帶動基礎知識的鞏固,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爭取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專題復習應增加適量的練習,在鞏固知識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
主要通過綜合練習整合知識,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特別要關注時政熱點與課本知識的結合,開闊學生視野,使其從宏觀上理解課本知識與社會熱點的關系。
(2) 第一輪復習的練習:
進一步加強綜合訓練,精心進行試題的評講,并及時關注與高考相關的信息,敏銳把握時事熱點和焦點問題;
2、規范過程,優化教學環節
(1) 重視基礎知識,學會整理歸納,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
高考非常強調能力,而能力是從基礎知識出發,運用基礎知識進行分析、比較、綜合,解決實際問題。基礎知識不足,能力提升無從談起。
(2) 在復習中要關注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對部分知識點進行拓展與遷移,掌握舉一反三的技巧,將相似、相近的知識相互關聯。
(3) 關注國內外時事熱點,將其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
3、實行集體備課制度。教師需充分理解教材,掌握知識重點,把握知識體系,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教學方法。
4、從階段特征、知識結構、高考回顧、課堂討論與思考、鞏固練習及質疑與反思等方面增強學生對單元知識體系的理解和能力提升。
5、注重對學生審題思路與方法的訓練,提高其審題與解題能力。
(1) 審題技巧。審題準確,思路自然清晰。
(2) 答題技巧。在材料解析題中,引導學生先看問題,帶著問題閱讀材料,然后分清材料層次,提取有效信息,最后將問題、材料與教材相關知識結合,有些答案或許就在教材或材料中。對每次練習應及時進行批改、統計和分析,并進行評講。
(3) 加強學生答題訓練,提升其應試水平。練習過程中需關注答題技巧與規律,同時訓練學生的答題格式與書寫,主觀題應做到術語化、要點化、段落化、序號化,以增加非智力因素的得分。
6、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讓學生意識到高考的重要性,并幫助他們樹立明確的高考目標。
7、在復習最后階段做好查漏補缺,引導學生回歸課本,激發潛能,深化知識掌握。
8、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個別輔導,幫助其增強面對高考的信心和決心。
9、強化綜合訓練,讓學生熟悉時間的管理和分配。
具體教學安排
(一) 20XX.1.-3月下旬
1. 完成教材知識的專題復習。
2. 完成高考文綜練習卷和歷年高考試題,以幫助學生適應高考模式。
3. 進行個別輔導,提高尖子生的成績和班級整體水平。
(二) 20XX.4月~5月中旬
1. 全面復習鞏固知識體系,明確高考思路。
2. 查漏補缺(集中指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激發學生潛能。
3. 進行各類綜合能力測試,增強學生的高考適應性。
(三) 20XX.5~6月
1. 回歸課本,整理錯題本。
2. 心理調適。
我們相信,通過教學團隊的努力探索與創新,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在高考中,政治學科一定會取得優秀的成績,為學校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