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案
該教學計劃以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為核心,旨在新課程背景下有效融入信息技術。主要工作包括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強調團隊協作與專業發展,定期組織課程學習和資料整理;深入教學研究,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設備使用效率,通過集中采購與資源庫建設,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嚴格師生培訓與考核,鼓勵教師參加培訓和競賽,同時加強學生信息素養的訓練,通過校級競賽提升技能水平。整體目標是提升教師與學生的信息素養,推動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的全面發展。
一、指導思想
以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為核心,深入學習和探索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入課堂教學。通過培訓推動應用,通過應用激發需求,進而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信息素養提升,努力推動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的全面發展。
二、主要工作
(一)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1. 明確工作職責,強化日常管理。確保“服務、指導、創新”的職能清晰,在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不斷進修提升專業水平與工作效率,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奉獻精神和研究能力。重視相關資料的整理歸檔,根據學校制定的設備借還及其他考核辦法,及時記錄、積累數據。
2. 打造學習型團隊,所有成員要在共同學習的氛圍中,攜手探索,共同成長。具體措施包括:每兩周安排兩節課的固定學習時間,地點在機房。學習內容涵蓋信息技術基礎、網絡管理、以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等。
(二) 深入開展教學研究
1.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要著重體現在常規課堂教學中,同時注重通過研討提升討論質量。在“備課-聽課-反饋-書面評審-再次交流-總結反思”的環節中,提升教學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2. 積極學習前沿的教育理論,開展新課程背景下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課題研究,協助教務處完成相關研究課題的結題工作。
3. 參與學校各級教學研討及展示活動,積極支持整合研究,并做好相應服務工作。
(三) 提升設備使用效率
1. 加強學校計算機的管理。為降低維修成本,我們將集中采購常用電腦配件,以便自行維修解決常見故障。
2. 持續建設校內教學資源庫。通過培訓,引導各位教師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校本及外部資源),收集教師在教學中積累的素材,并按照教材體系進行整理。具體措施包括:各學科教研組收集組內成員的教案、課件等材料,信息中心協助整理、上傳,期末進行評估和考核。對已購及下載的部分資源進行整理和分類,擴展校本資源庫的內容。
(四) 嚴格師生培訓與考核
1. 教師需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培訓。
2. 鼓勵教師參與上級組織的各類競賽。
3. 組織校本培訓: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事前做好培訓計劃,培訓中結合講解與練習,及時記錄考勤。
4. 加強對學生基本信息素養的訓練與考核。整體推進的對于個別水平較高的學生應加強訓練,力爭在未來的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設立中年級學生全班參與的校級鍵盤輸入競賽,三年級進行英文輸入,四年級進行中文輸入,主要通過信息技術課進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