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教學安排計劃
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核心目標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計劃包括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嚴格落實教學規范,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關注備課和作業質量,注重課外輔導的成效。教師備課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反思教學過程,并杜絕抄襲現象。課程資源整合方面,要開發符合本校特點的課程,確保第二課堂教學質量。學校還將推動教師結對互助,深化校本教研,組織多樣化的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的業務素養。將加強教務管理的規范化,控制學生在校時長,落實減負政策,完善學籍管理制度。通過這些措施,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目標,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教學規范與管理流程,以創建高質量教育機構為契機,增強教師的教學研究意識,促進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一〉、強化教學常規的管理與執行
1、嚴格落實各項教學工作規范,定期對教師的備課、授課、批改作業及課后輔導等情況進行檢查。明確整改措施,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1〉、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課堂是教學的核心陣地,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課堂教學。要貫徹“新課程標準”,妥善處理好學習、教學和練習的關系。教學中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和活動時間;運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和探究精神;合理運用優質教學資源和自制課件,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課堂學習中掌握知識的遷移,獲得創新啟發,體驗成功的喜悅。
〈2〉、提高備課的有效性,教師備課應重點關注教材的深入研究與學生情況,收集相關資料以拓展課程資源,準備充分,教案需提前三天完成,避免無教案上課現象。每份教案必須明確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明確重難點、教學準備和板書設計等,備有合理的教學方法。課后應認真反思教學過程,確保反思質量。每位教師每月應備一節拿手課,反思不少于二百字。教導處將對備課情況實施實時監督,杜絕網絡抄襲教案的行為。
〈3〉、重視作業質量,確保講解、練習、評估和精選作業的精確性,做到有作必做、有做必全批、有批必講解、有錯必補救;要增加面批頻率,合理控制作業量,減輕學生負擔。
〈4〉、輔導關注成效,課外輔導要以提高學生水平和幫助弱勢生為總體目標,既面向全體又有針對性地提供個別輔導,做到因材施教,輔導計劃要可操作,內容需切合實際,有效落實對學困生的耐心細致輔導,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2、加強課程資源的整合,積極開發符合本校特點的課程,靈活運用省編的地方課程和《話說溫州》主題課程,確保第二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3、教導處將繼續推動教師結對互助,通過老帶新形式,幫助年輕教師迅速成長,開展相互學習的教學活動,提升全體教師的專業素養。
4、精心組織各類教學評比活動,認真籌備教師基本功(三筆字)比賽、教師說課比賽、學生規范漢字書寫比賽、口算達標賽、閱讀與作文競賽等,促進學生知識理解、書寫能力及實踐技能的提升,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二〉、加強校本教研管理與提升
1、持續推進校本教研活動,以學科組為單位,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深化“同課異構”教研模式,組織教師圍繞特定主題進行課堂觀摩、錄像分析、聽講座、評課交流等多樣化活動,促進業務素養的提升。
3、學校領導要加大對課堂教學的調研力度,經常深入課堂,及時了解教學現狀,發現問題并給予反饋和指導。
4、對已申報的市級課題加強研究,重視研究過程,同時積極申報新的市級及以上課題。
〈三〉、實現教務管理的規范化
(1)、嚴格實施課程計劃,認真遵循“減負”政策,切實控制學生在校時長,確保每天的體育鍛煉時間。
(2)、逐步完善學籍管理制度,學生轉學、借讀、休學和復學需按市政策執行,做好學籍檔案和電子學籍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