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課程教學計劃
本冊一年級美術教材旨在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設計了22個以學生體驗為中心的課題,強調趣味性與實踐能力的提升。教材鼓勵學生通過嘗試不同工具和材料,理解形狀與色彩,培養優秀學習習慣。針對一年級學生注意力短暫、好奇心旺盛的特點,教學重在行為習慣的培養,利用游戲和故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教學目標包括通過觀察和創作勇敢表達感受,初步理解形狀與用途,欣賞藝術作品并用簡短語言表達感受。重點在于掌握工具使用、繪畫表達及綜合性美術活動的探索。教師應運用多媒體及示范教學來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技能,促進他們對美術活動的積極參與和對生活的熱愛。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依照美術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確定了階段性教學目標,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從輕松和愉悅的學習方式出發,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本冊教材共設計22個課題,包含了22個教學活動,特別注重以學生的體驗為中心,讓他們在嘗試和感受不同的工具和材料中,培養使用技能,理解和認知常見的形狀與色彩,重視優秀學習習慣的養成。教材強調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倡導在開放的教學體系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共有5個班,學生剛入學,注意力維持時間短,活潑好動并且好奇心旺盛。教師應當把重點放在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上,結合游戲、故事等有趣的方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此階段的學生對各類美術活動充滿熱情,想象力豐富且大膽,對形狀、線條和顏色的認知主要依賴感性,是真正兒童畫創作的美好時期。雖然他們在手工制作方面的技能尚顯不足,但造型的稚嫩卻別具一番風味。
三、教學目標
1、知識
<造型.表現> 學習領域
通過體驗不同繪畫工具和正確使用方法,運用想象畫、記憶畫等形式,結合紙材、泥材等多種媒介,通過觀察、繪畫、制作等方式,勇敢而自由地表達所見所感,享受造型活動的樂趣。
<設計.應用> 學習領域
觀察身邊的物品,初步理解形狀與用途之間的關聯。嘗試不同素材,安全使用工具,發揮想象力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制作活動的快樂。
<欣賞.評述> 學習領域
欣賞兒童畫、古代原始巖畫等藝術作品的形與色,能夠用簡短的語言勇敢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 學習領域
通過造型游戲,或將造型游戲與語文、數學等學科內容結合,讓學生進行想象、創作與展示。
2、能力
能正確、安全地使用各類工具和材料,勇敢、自由地表達觀察到的感受和想象,仔細觀察并大膽想象,從而創作出反映自身學習水平的繪畫和手工作品。
3、情感
對各類美術活動充滿興趣并積極參與,在美術學習中增強對自然的親近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嘗試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學習其正確使用方法。
2、認識常用顏色,嘗試用想象畫、記憶畫等形式進行繪畫表達活動。
3、運用紙材、泥材等多種媒介和簡單工具,通過撕、折、疊、揉、搓、壓等方式進行造型和設計。
4、欣賞自然美景及學生感興趣的美術活動,積極交流想法并進行評述。
5、在綜合性美術活動中主動探索、研究創造及綜合解決問題。
難點:
1、運用針對性的思維訓練激發學生大膽想象,運用細節描寫和場景再現抓住記憶畫的核心要素。
2、在教師的示范指導下,嘗試掌握基本的泥工、紙工操作技能。
五、教學措施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教師應組織好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工具,充分利用直觀演示的方式,針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更多的示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