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學期英語教學安排(精選2篇)
本學期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強調素質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的融合。教師將關注每位學生的情感需求,激發其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同時提升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教材設計圍繞學生日常生活,融入中西方文化知識,旨在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學習習慣。教學方法強調任務導向和體驗式學習,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課堂趣味性,包括會話教學、詞匯與語音訓練等。針對學習困難學生,將提供個別輔導和適宜的作業,以促進他們的成長和自信心。整體教學目標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增強其語言能力和文化意識。
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素質教育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度融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始終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提升自學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普遍對英語學習表現出濃烈的興趣,然而部分學生在面對困難時,興趣會有所降低。本學期,課程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全面提升。教師應當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努力激勵學生保持學習熱情,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材分析
1、本教材旨在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樂趣,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并幫助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
2、旨在培養學生的語感、良好的語音、語調和書寫能力,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日常簡單交流的能力,并培養他們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通過適當的文化介紹,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全球視野,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教材內容緊密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設計了與教學內容和進度相匹配的中西方文化知識。例如,第一單元講述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規范;第二單元探討各國時差的概念;第三單元介紹漢語中的外來詞;第四單元講解華氏和攝氏溫度的不同表示方法;第五單元討論不同國家服裝和鞋子的尺碼表示;第六單元講述與動物相關的經典諺語。
四、教學內容目標
1、能夠理解并復述12組會話,實現簡單交流。
2、能聽、說、認讀60個詞匯和詞組,并進行簡單的聽說讀寫練習。
3、能參與6個“TPR”活動。
4、掌握3個小手工制作技能。
5、能夠演唱8首歌曲。
6、能聽、說、吟唱7首歌謠。
7、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9、了解6項基礎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五、教學重難點
1、本冊書的重點是學校內部各功能室名稱及其用途;
2、學習如何表達時間以及描述日常活動的時間安排;
3、掌握服裝名稱及其單復數形式的使用習慣;學習描述天氣狀況的形容詞;
4、了解衣物和鞋子的尺碼、價格評價、顏色樣式的描述;
5、學習農場常見的動物及植物名稱,并掌握一般疑問句的結構。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2、通過多種肢體語言輔助教學,提高課堂互動性。
3、組織有趣的活動,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如:
第6-7周Unit3 Is this your skirt ? 6課時
第8周 Recycle1 3課時
第9-10周Unit4 It’s warm today. 6課時
第11周 復習 段考
第12周 五一放假
第13-14周Unit5 How much is it ? 6課時
第15-16周Unit6 At a farm 6課時
第17周Recycle2 3課時
第18-19周 復習
第20周 期末考試
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篇2
在本學期的人教版四年級英語下冊教學中,我將堅持如下教學理念:
1、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需求,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整體規劃教學內容,突出任務導向的靈活性與開放性,注重關鍵點和大方向。
3、教學目標應圍繞學生的語言知識、口語能力、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4、采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倡體驗式學習,通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參與、感知與合作等方式達到學習目標,感受成功的喜悅。
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成功,在成功中增強自信,在自信中快樂成長。
具體措施:
(一)會話教學:
將會話教學與情景演練相結合,師生共同參與表演,互動練習,在真實的交流環境中運用語言,強調語言教學的示范性和鞏固性,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
(二)詞匯教學:
1、巧用實物、頭飾和卡片。
實踐證明,在生動有趣的游戲中學習單詞能夠提高記憶效果。生詞卡片可以用來設計多種復習游戲,如:“快看快說”、“藏寶找說”等。
2、將詞匯學習融入會話教學:
在這一環節中,我努力做到在舊知識中引入新詞匯,在舊語言環境中練習新語言;根據課程內容豐富游戲選擇,挑選孩子們容易接受且有趣的活動形式,活躍課堂氛圍;創設真實的生活場景,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互動語言活動。
(三)語音訓練:
語音訓練的主要目標是總結與分析發音規律,使學生理解并運用。在新學期我計劃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總結發音規律,鼓勵他們找到更多例子以驗證規律,或者根據發音規則嘗試讀出未學習的生詞,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信心。在多樣化的趣味活動中,仍需重視難讀或易錯的單詞,對于復雜的多音節詞,一可以提供分解朗讀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掌握,如crayon、eraser等。
實施方案:
1. 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培養學生的語感,達到背誦和默寫的要求。
2. 每天記憶5個新詞和2個常用句子或習語,通過互相檢查和教師抽查,確保學習效果并保持堅持。
3. 堅持晨讀制度,規定晨讀的內容,加強效果監督。
4. 執行“日評、周檢、月測”的形成性評價制度,對英語學習進行量化評估,讓學生在每個階段都有機會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感受進步帶來的成就感,同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引發積極的競爭意識,促進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
5. 針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布置適合的作業,幫助他們通過小進步和小變化體驗學習的樂趣,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幫助他們盡快成長。
以上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希望通過持續努力,借鑒他人經驗,與學生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