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方案(實用2篇)
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針對七年級學生的成長特點,強調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課程旨在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培養自學能力和良好行為習慣,以提高道德素養和法律意識。本學期使用的新教材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結合真實案例引導學生理解道德原則與法律重要性。教學任務包括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師生及親子關系,并探索生命的意義。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探究能力,促進全面發展。關注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強化德育功能,開展豐富的活動,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成長與求知并重的階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各種社會現象,形成各自的想法。這些想法或多或少反映了社會現實,但由于他們年齡尚小以及知識儲備有限,社會辨別能力正在逐步建立,導致其思想尚顯不穩定。然而,即使這種不成熟的觀念也會對他們的行為產生重要影響。本學期我任教的四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程度差異較大,有些學生仍存在一些不良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知識,還應著重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道德素養,教會他們如何做人。還需要加強能力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與教材體系
本校目前使用的是20XX年版人教出版的《道德與法治》教材,這是一套全新編寫的教材。課程標準明確規定本課程是為初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綜合性必修課程。在教材的改革中,我們力求改變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念,使教材結構以學生成長的實際生活為主線,融入相關學科的知識作為背景支撐,整合課程標準對心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的要求,旨在培養學生必備的思想道德素養及基本技能,增強他們的自我管理與自我教育能力。根據這一教材的編寫思路,我們發現七年級學生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和環境,因此我們明確了七年級上冊的教育主題,即健康快樂的生活和愉快的學習。通過這一主題,將涵蓋和整合課程標準中關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不同領域的內容。
三、欲達到的教學目標
1、確保學期末的測試全部達到合格標準以上。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鼓勵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創造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與交流,激發他們多角度思考問題。
4、增強學生的道德品質,強化法律意識,從更高的理論層面審視自然、人類與社會的關系。
四、減輕學生負擔并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1、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學大綱,熟悉教材的教學理念,認真備課,確保每節課高效授課,認真細致地批改學生的作業,做到全批全改,及時收發作業,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并及時進行檢測。
2、虛心向他人學習,本學期聽課不少于10節,尤其是與本學科相關的教師課程。
3、認真及時地撰寫教學計劃和按計劃落實教學工作。
(二)、積極參加教研,提高專業水平
1、踴躍參與教研活動,承擔學校安排的公開課任務,提升教研能力,并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或教學設計。
2、持續學習以提升理論水平,平時廣泛閱讀與政治學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及當代社會發展信息,并融入教學中,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
(三)、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優化課堂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讓學生主動參與,使用討論、演講、閱讀、自學及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務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2、靈活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個別輔導,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
3、開展互幫互助的學習活動,鼓勵優秀學生帶動相對薄弱的同學,班級內可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落實學習責任,組長負責監督復習與預習,并及時反饋,提升整體學習效果。
4、加強思想教育,及時了解和跟進學生的學習狀態,做好引導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助力他們健康成長。
(四)、強化德育功能,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
1、結合德育工作,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潛力,通過演講、座談及辯論等形式,開展各種課外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以身作則,教書育人,立足于自身的職責,熱心向學生傳授知識,做到言傳身教,平等對待每位學生,用心關愛他們。教育過程中注重理智與情感的結合,努力讓學生樂于學習思想品德課程,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
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對教育的重視,積極實施新課程理念,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注重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的萌芽期,充滿夢想與挑戰,既有奮斗也面臨困難。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我們需要為學生的心理發展提供支持,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一時期。我們要引導學生在法治社會中明確責任與義務。剛進入中學,學生往往經歷從被動適應到主動參與的過程。在教學中應豐富趣味性和啟發性,通過身邊的真實故事,引導學生理解做人的原則以及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我們將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修訂的《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教材。該教材充分體現了黨中央的教導思想,突出法治教育,幫助學生在法治環境中健康成長。教材不僅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也關注他們的內心情感體驗,通過豐富的內容幫助學生拓展生活視野,逐漸融入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圖文并茂、簡潔明了的敘述方式,使內容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體現了編寫團隊的深厚功底。
四、教學任務和目標:
本期教學任務:
1、第一單元成長的節拍:
作為初中學習的起點,我們將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體驗學習與生活的變化,讓我們在成長的旅程中積累深刻的記憶,使中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第二單元友誼的天空:
友誼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伴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要結交良師益友,遵循網絡交友的原則,讓友誼之樹常青。
3、第三單元師長情誼:
老師與父母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支持者。我們要以誠懇的態度,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親子關系。
4、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一個值得深思的重要話題。我們需要在生活中探索生命的意義與連接,樹立理想與使命感,用實際行動書寫人生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