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社團活動安排方案
本舞蹈社團教學計劃旨在通過規范的基本功訓練,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和身體素養。針對一年級至三年級的學生,社團將重點激發他們對舞蹈的興趣,并通過基本功、身體柔韌性和舞蹈組合等訓練提升其動作協調能力與藝術修養。課程內容包括簡單的站位、舞姿、動態動作及小舞蹈組合,旨在增強學生的柔韌性、模仿能力和表現力。通過舞蹈劇目的排練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對美的感受與展示。教學方法包括講解、示范和個別指導等,活動安排為期15周,集中于基礎訓練與舞蹈《童話中的麥田》的排練,最終實現學生在舞蹈中與音樂的有效協調及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
一、指導思想:
在舞蹈教學的基礎上,旨在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與身體素養。通過規范的基本功訓練,不僅使孩子們的外在姿態更加優雅,同時也借助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傳遞舞蹈藝術的高雅內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讓他們的精神和形體之美實現和諧統一,有助于提升學習者的氣質與優雅風度。
二、社團特點分析:
低年級舞蹈社團主要招收一年級至三年級的學生,注重培養他們對舞蹈的興趣。我們將通過基本功訓練、身體軟開度訓練、學習舞蹈節奏與舞步組合,以及節拍練習和舞蹈小品,來提升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對舞蹈的理解。
三、教學重點:
針對于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與生理特性,課程將包括簡單的站位、舞姿以及動態動作和小舞蹈的組合訓練。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能夠更為充分和準確地運用自身的身體,增強柔韌性、模仿能力及表現力,使他們更加喜愛舞蹈這門課程。
四、活動目的:
1、循序漸進地進行身體柔韌性訓練,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快樂天性。
2、通過舞蹈組合,培養孩子們在跳、唱、說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3、通過舞蹈劇目的排練,建立孩子們的自信心,鼓勵他們去感受美、學習美、展示美。
五、具體教學目標:
1. 通過訓練使學生的身體各部位具備一定的靈活性與協調性。
2. 跳舞時能夠與音樂有效協調。
3. 對事物的動態和舞蹈動作表現出模仿的興趣,樂于參與自娛自樂的集體活動。
4. 初步理解舞蹈的表現力,認知舞蹈與音樂之間的密切關系。
5. 在舞蹈中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合作。
6. 欣賞舞蹈,具備體態反應能力,掌握不同的舞蹈風格。
六、活動主要內容:
(一):基礎訓練
(1)、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的核心內容,包括前腿、旁腿和后腿的壓腿練習,有助于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靈活性。
(2)、壓肩
此項練習旨在打開肩部的韌帶,雙手伸直放在把桿上保持姿勢。
(3)、把桿訓練組合
這些組合適合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隨著學生的進步,難度將有所增加,以滿足舞蹈訓練的需求。
(4)、劈腿跳
為大跳的準備,手扶把桿進行的跳躍組合。動作時,雙腳需同步前后打開,繃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要高,腿叉要開。
(5)、下腰
因年齡小的學生柔韌性較好,但力量不足,常用頭頂住地面下腰。進行這一動作時,雙腳并攏下蹲,雙手抱膝,教師可順脊柱進行手法保護,避免傷害。
(6)、劈腿
有利于拉伸學生腿部韌帶,訓練時需注意腳背不能放松。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訓練:
(二):成品舞蹈的排練《童話中的麥田》
七、主要措施(擬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講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對比法、糾錯法、練習法等。
2、教學手段:影像教學、個別指導、分組教學等。
八、活動安排
第一周:制定計劃
第二周:基礎訓練(壓腿、壓肩、把桿訓練)
第三周:基礎訓練(劈腿跳、下腰、劈腿)
第四周:欣賞舞蹈
第五周:舞蹈排練《童話中的麥田》
第六周:舞蹈排練《童話中的麥田》
第七周:舞蹈排練《童話中的麥田》
第八周:舞蹈排練《童話中的麥田》
第九周:舞蹈排練《童話中的麥田》
第十周:舞蹈排練《童話中的麥田》
第十一周:舞蹈排練《童話中的麥田》
第十二周:舞蹈排練《童話中的麥田》
第十三周:舞蹈排練《童話中的麥田》
第十四周:舞蹈排練《童話中的麥田》
第十五周:舞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