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實施方案2篇
我們不僅要關注知識的傳授,更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個體差異的尊重。通過科學的教學安排與靈活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在數學的世界中建立自信與成就感。期望通過定期的評估與反饋,形成良好的互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理解與應用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數學之路。
七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第1篇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負責七年級四班的數學教學,班級大約有50名學生。從小學升初中考試的情況來看,學生的數學成績普遍不佳,整體水平處于中等偏下,高分段學生較少,而低分段學生則相對較多。這說明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自覺性和學習習慣等方面均需加強。
鑒于以上情況,本期工作的重點將放在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將強調學生對數學學習方法的掌握,注重知識的實際運用。
二.教學設想(具體措施)
1、教學理念——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
2、日常教學——認真落實個人的日常教學工作,將課堂教學作為提高學生成績的主要陣地。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充分備課,認真授課,記錄教學反思。及時批改學生作業,進行個別輔導,精心制定測試卷,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日常教學中,與學生共同探討知識的接受方式,與同事在合作中進行有益的競爭,共同進步。
3、學生工作——通過引入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和相應的趣味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布置一些數學課外思考題,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開課時盡量以引人入勝的方式引入新課,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中以“練”為主,糾正他們在解題過程中的不規范之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教學具體措施——開展分層次教學。對于優等生,通過提升能力、扎實基礎來嚴格要求他們,糾正可能產生的驕傲情緒;對于后進生,幫助他們掌握關鍵知識,為今后發展鋪平道路,扭轉他們的厭學情緒,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輔導,并在課堂上多給予提問,增強他們的信心。作業設置A、B、C三類,課堂提問也將兼顧不同水平的學生,確保每位學生都有發展空間,同時重點關注中等學生的發展。
三,教學進度安排
時間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第一周
9.1—9.5
第一章《有理數》1.1正數與負數1.2有理數分類、數軸
5課時
第二周
9.8—9.12
1.2有理數的相反數、絕對值1.3有理數的加減法
5課時
第三周
9.15—9.19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5課時
第四周
9.22—9.26
1.5有理數的乘方、第一單元小結
5課時
第五周
9.29—9.30
數學活動、第一單元復習題、第一單元模擬測試
2課時
第六周
10.6—10.10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2.1整式單項式、多項式2.2整式的加減同類項、去括號
5課時
第七周
10.13—10.17
2.2整式的加減應用;數學活動、第二單元小結、第二單元測驗
5課時
第八周
10.20—10.24
期中考試復習、期中模擬考試
5課時
第九周
10.27—10.31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從算式到方程3.2解一元一次方程(1)
5課時
第十周
11.3—11.7
3.3解一元一次方程(2)解方程練習
5課時
第十一周
11.10—11.14
3.4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數學活動;第三單元小結;第三單元復習題
5課時
第十二周
11.17—11.21
第三單元測驗;第四章《圖形的認識初步》4.1多姿多彩的圖形
5課時
第十三周
11.24—11.28
4.2直線、射線、線段;閱讀與思考
5課時
第十四周
12.1—12.5
4.3角4.4課題學習(設計紙盒)
5課時
第十五周
12.8—12.12
數學活動、第四單元小結、第四單元復習題
5課時
第十六周
12.15—12.19
第四單元測試
5課時
第十七周
12.22—12.26
專題復習:(1)有理數運算(2)整式運算
5課時
第十八周
12.29—1.2
專題復習:(1)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運用(2)圖形的折疊翻轉
5課時
第十九周
1.5—1.9
學生自由復習,教師個人安排指導
5課時
第二十周
1月9日以后
期末考試
4課時
七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第2篇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在本學期,我負責七年級(1)(2)班的數學教學,這些學生的基礎差異較大,且在小學階段尚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的教學任務面臨挑戰。對于小部分優生來說,他們能夠全面理解課程內容,并具備較強的知識聯系能力;然而,大多數學生在基礎知識的掌握上仍顯薄弱,且學習成績不理想。為了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我計劃注重課外知識的補充,并抽出時間進行幾何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2、教材分析:
1、第1章有理數:本章主要圍繞有理數的基本性質和運算進行學習。重點在于有理數的概念、性質及相關運算,而難點則是理解有理數的基本性質、運算法則,并將其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2、第2章整式的加減:本章旨在學習單項式和多項式的加減運算,重點內容包括單項式、多項式與同類項的概念,以及合并同類項與去括號的規則。本章的難點在于掌握合并同類項和去括號的運算。
3、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題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相關解法。重點在于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以及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難點主要在于解出一元一次方程,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
4、第4章幾何圖形初步:本章關注線段和角的基本性質,重點是區分直線、射線與線段,以及掌握角的性質和計算。難點在于對線段和角進行相關的計算。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數學的基本理論、概念與規律,關注其在實際生活和社會中的應用。
2、學會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通過數學方法進行解決,體驗幾何定理的探究過程,并學會將其應用于現實問題中。
3、初步具備數學研究的基本技能,提升科學探究及實踐能力,培養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
(二)過程與方法
1、采用思考、類比、探究和歸納的方法進行教學;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發揮其主體作用;
3、密切結合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類比與歸納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密切關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倡導和諧發展。
2、逐步形成數學的基本觀點與科學態度,為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基礎。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積極擴充課程,精心備課,加強作業批改與輔導,讓學生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介紹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以及趣味數學題來引導學生;同時布置有挑戰性的課外數學思考題。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自主的探究氛圍,分享快樂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
4、依據新課程標準指導教學,更新教育理念,以期達成更好的教育效果。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借鑒陶行知教育思想,以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穩步提升,發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不足。
6、加強學生解題速度與準確度的訓練,在新授課時,要求學生比拼完成速度和準確性,做好適時的表揚與鼓勵。
7、個別輔導、面批和面改作業時,進行定期的訓練,對優秀作業進行展示,促進學生書寫水平的提升。
8、主動與其他教師溝通合作,開展集體備課,互相學習提高,共同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