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語備課組年度工作規劃
高一英語備課組肩負著培養學生語言能力與思維品質的重要任務。本計劃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提供系統的指導,強調團隊合作與教學創新。通過有效的課程設計與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我們期待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幫助他們在語言運用中建立自信,迎接未來的挑戰。
為了確保高一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并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實現全面健康發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我們特制定第一學期高一英語備課組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教學計劃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為指導,充分貫徹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理念。英語備課組全體成員將積極開展教學研究,落實教學常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關注課堂教學改革,探討有效的教學策略。鑒于我校高一新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弱,本計劃將在學期初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興趣,依據“低起點、逐步提升”的原則,推動學生的英語學習。
二、學情分析
今年高一共有五個班級,其中高一(5)班為重點班,其余四個班(1班、2班、3班、4班)為普通平行班。整體來看,學生英語水平較低,主要情況如下:
1. 學生來源多樣,包括普通文化課生、藝術特長生和體育特長生;
2. 大多數學生來自鄉鎮,城市學生較少,英語基礎普遍薄弱;
3. 學科入學成績偏低,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缺乏;
4. 基礎知識缺口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失去信心,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5. 學生整體素質較低,英語水平差異明顯,部分學生幾乎沒有基礎。
三、教學內容
本學期將使用高一必修一和必修二教材,共有十個單元。教材內容圍繞主要話題展開,包含聽說讀寫各項活動,結構包括熱身、聽力、口語、預讀、閱讀理解、課后閱讀、語言學習與運用、小結及學習建議等。新教材的編排邏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幫助學生逐步構建知識體系。教師需積極研究教材的編排意圖,靈活應用,以適應學生實際需求,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支持。
課程主題涵蓋科學、文化、藝術、自然、國家、社會生活及未來展望等內容,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同時也需注意,部分單元的閱讀材料較長,難度較大,詞匯量較高。
必修1和必修2的重點語法內容包括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定語從句及被動語態。定語從句的學習和運用將是一個重要難點,對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閱讀能力至關重要。
總體來說,本學期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進行閱讀、寫作和表達,難點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
具體內容如下:
1. 12個單元,約700個新詞匯及200個詞匯和表達;
2. 語法:
1). 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
2). 請求與命令的表達;
3). 未來進行時態的使用;
4. 定語從句 (1): 描述人物特征、行為等;
5. 定語從句 (2): 描述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特征;
6. 定語從句 (3): 描述人物、事件等的特征;
7. 使用現在完成被動語態;
8. 使用將來被動語態;
9. 使用現在進行被動語態。
針對每個單元,我們將安排兩周的教學時間:
① 閱讀兩篇文章及語言點處理共需七個課時;
② 聽力訓練一課時;
③ 寫作訓練一課時;
④ 單元檢測一課時。
四、主要工作
1. 加強初高中銜接工作,以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包括音標、詞類與句子成分、及初中所學語法的復習,為高一的新課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計劃用時約一個月。
時間安排:約四周
課時安排:
第一周:音標訓練,培養拼讀和自學單詞的能力;
第二周:詞類與句子成分,使用經典、易記的例句;
第三周:語法知識梳理,復習初中學習內容;
在其中穿插小型測試與寫作、閱讀等內容。
2. 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與教材,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認真準備課程,輔導與批改作業;
3. 強化詞匯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記憶方法,培養查詞典的習慣;
4. 每周安排三次聽力訓練,并進行定期的聽力測試;
5. 每周進行作文訓練,內容與方法多樣化,并及時進行評講;
6. 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專門安排閱讀課以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
7. 堅持每周一次集體備課,進行有效的經驗交流,共同提升教學水平;
8. 加強聽評課,借鑒其他教師的優點,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技能;
9. 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學習積極性,如英語口語競賽、寫作比賽等活動,以活動促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