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階段舞蹈課程教學方案(實用2篇)
舞蹈不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方式。本教學計劃旨在通過系統的舞蹈教育,幫助學前班的小朋友們培養身體協調性、增強自信心,同時激發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與熱愛。通過合理的課程安排和多樣的教學活動,我們期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讓孩子們自由舞動,探索自我,展現個性,這份舞蹈教學計劃范文將為實施這一目標提供清晰的指導。
學前班舞蹈教學計劃 篇1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的學前班舞蹈教學共有41名幼兒,絕大多數幼兒已有一段時間的舞蹈基礎,對音樂的理解和身體協調能力已有所提升。然而,個別新加入的幼兒則對舞蹈知識了解有限,對教學的適應性較差。這一情況使得我們的教學工作面臨挑戰,因此老師們必須設計出符合不同發展水平的教學內容,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與耐心的指導方式,以幫助幼兒更加投入舞蹈學習。我們計劃利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結合大班帶小班的活動形式,使每位幼兒都能在舞蹈學習中有所成長。
二、工作目標:
1、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及節奏感,發掘他們的舞蹈潛能,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2、培養幼兒的協調性、速度、力量、耐力、爆發力和柔韌性等基本能力。
3、通過形體訓練,使幼兒掌握簡單的舞蹈基本動作,并了解其名稱。
4、在訓練中鍛煉幼兒的注意力、反應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
5、鼓勵幼兒通過舞蹈提升對舞蹈藝術的審美能力,增強表達和創作的能力。
三、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周:
1、與幼兒相互熟悉,激發他們的舞蹈興趣,講解舞蹈的基本要求。
2、進行方位和站姿的練習,學習芭蕾手位組合(配樂:仙境)。
第二周:
復習:芭蕾手位(配樂:仙境)
1、進行勾繃腳的練習。
2、學習走步和敬禮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三周:
復習:走步和敬禮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1、進行地面壓腿(前腿、旁腿)。
2、學習壓腿組合(配樂:小木偶)。
第四周:
復習:壓腿組合(配樂:小木偶)。
1、進行手腕、頭部、肩部的練習。
2、進行音樂反應練習(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五周:
復習:音樂反應練習(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1、進行手臂動作的練習。
2、學習音樂反應練習(二)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六周:
復習:音樂反應練習(一、二)(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1、進行壓垮的練習。
2、學習擴指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七周:
復習:擴指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1、進行腰部的練習(二):彎腰和轉腰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八周:
復習:
彎腰和轉腰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前壓腿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九周:
復習:前壓腿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學習雙吸腿(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周:
復習:雙吸腿(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學習腳位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一周:
復習:腳位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學習頭部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二周:
復習:頭部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學習擺臂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三周:
復習:擺臂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1、學習蹦跳步。
2、準備匯報演出(手絹花:喜洋洋)。
第十四周:
復習:蹦跳步(歌曲:小兔子乖乖)。
1、學習平踏步。
2、準備匯報演出(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爵士舞《美人計》基本動作(一)。
第十五周:
復習:平踏步(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1、進行游戲組合。
2、進行演出排練(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爵士舞《美人計》基本動作(二)。
第十六周:
復習:游戲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爵士舞《美人計》基本動作(三)。
第十七、十八周:進行全面復習。
第十九周:舉辦匯報演出。
學前班舞蹈教學計劃 篇2
培養目標:
1、讓學生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動作,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動作技能,并養成優雅的姿態。
2、教授一套完整的舞蹈基本動作,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協調性和靈活性。
3、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他們的體力和健康。
4、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潛能。
活動內容安排:
1、在第一個月,幫助學生準確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領,明確手位和腳位的基本知識。
2、第二個月全體隊員需在輔導員的指導下達到腿部下叉的基本功,個別柔韌性較差的學生可進行深度練習,重點訓練基本的手位、腳位和下叉、蹲姿、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及腿部的撩腿、彈腿和踢腿技巧。
3、第三個月,在已經能夠下叉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下腰,同時學習一些兒童舞蹈中的常見舞步組合。
4、第四個月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提升訓練,技巧部分可進行更深入的練習,如虎跳、前后橋、搶臉等,同時學習一些簡單的兒童舞蹈。
基本內容:
一、培養孩子優雅的體態以及藝術的審美能力。
二、打好基本功,包括腰、腿、胯的柔韌性和開度。
三、培養孩子在聽音樂時能夠準確找到節拍,做到動作與音樂節拍的協調,享受跳舞的樂趣。
四、在舞蹈中培養孩子載歌載舞的習慣和愉快的心態。
五、激發孩子的表現欲望以及基本的舞臺感受。
教學措施: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舞蹈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今后的課程中,應多采用分組學習的方式,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責任感,也有助于更好地維護課堂紀律與氛圍。在教學中,可以將一些游戲和舞蹈結合,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舞蹈,在舞蹈中享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