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學活動規劃【精選4篇】
制定一份詳盡而靈活的工作計劃至關重要。這不僅有助于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和內容,更能根據孩子們的認知發展和興趣變化,靈活調整教學策略。通過觀察和分析,發現孩子們在數字認知、基本運算和空間意識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使得我們的教學在個性化與探索性中取得平衡。一個成功的大班教學工作計劃,應當聚焦于孩子們的真實體驗,引導他們在游戲中發現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能力。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第1篇
在上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幼兒們已經初步掌握了1到6的加減法運算,并理解了這些數字的分解與組合。他們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等立體幾何圖形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經過自主探索,激發了空間思維能力。這一過程中,我們發現他們對于動手操作以及自主嘗試的活動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耐心,因此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將努力結合新穎與趣味,合理融合知識與樂趣。
二、學期目標:
1、教授幼兒學習7到10的數的分解與組合,幫助他們理解總數與部分之間的關系,以及部分數的互補與互換。
2、教授幼兒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確保他們能迅速掌握這些運算,并體驗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關系。
3、指導幼兒學習如何將實物或圖形進行等分,并區分物體的高低。
4、引導幼兒按兩個以上特征對物體進行分類,學習在表格中標記圖形特征,尋找相應圖形,掌握交集分類的概念。
5、啟發幼兒根據物體的量的差異和數量的不同,進行10以內數的正逆序排序,初步體驗序列之間的傳遞性、雙重性及正逆性關系。
6、教授幼兒認識球體和圓柱體,根據形狀特征進行分類,體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7、引導幼兒以自身和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并能夠進行左右轉動。
8、教授幼兒認識時鐘,學習看整點和半點,了解日歷,掌握一周中每天的名稱及順序。
9、教授幼兒識別一元以內的紙幣,能說出其單位名稱,了解不同紙幣的價值。
10、培養幼兒能夠清楚描述操作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11、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夠總結與概括相關的數學經驗,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能夠運用觀察、比較、類推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12、培養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學會迅速有序地擺放和整理活動材料。
三、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
一、學習7的組成
1、學習7的分解與組合,知道7可以分成兩份共有6種方法。
2、進行分解的順序練習并記錄。
二、學習7的加減
1、讓幼兒講述圖示內容并列出算式,編寫應用題。
2、學習7的三組加減法。
第二周
一、學習用三個數字構建四道算式
1、鼓勵幼兒嘗試根據圖中動物的不同特征,找到三個相關數字并寫出算式。
2、幫助幼兒深化對加減法中三數關系的理解。
二、認識圓柱體與球體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球體與圓柱體,描述它們的名稱和特征。
第三周
一、學習二等分
1、指導幼兒初步將物體分成兩等份。
2、培養幼兒靈活思維的能力。
二、分成小杯實驗
1. 讓幼兒體驗用瓶子玩水的樂趣。
2. 觀察生活中水流動的現象。
第四周
一、學習8的組成
1、教授幼兒學習8的分解,了解到8可以分成兩份共有7種方式。
2、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相關系(增1、減1)。
二、圓柱體的游戲
1、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培養其主動探索精神。
2、使幼兒辨認和認知圓柱體,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實踐的基礎上,讓幼兒能夠找到并制作與圓柱體形狀相似的物體。
第五周
一、學習8的加減
1、引導幼兒根據實物圖選擇答案,并列出算式。
2、教授幼兒學習8的四組加減法。
二、學習看點圖并列算式
引導幼兒觀察點子圖,列出相應的算式,復習8的加減法。
第六周
一、看點子圖列算式
通過觀察兩幅點子圖,根據變化列出算式。
二、根據差異個數擺放圖形
1、教授幼兒在相鄰圖形間用短波浪線標記差異個數。
2、教幼兒根據標記表示的差異數量來擺放圖形。
第七周
一、學習9的組成
1、學習有序將9分成不同的兩份,感知9的分合。
二、學習9的加減
1、通過分合式列算式,體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2、學習9的加減法。
第八周
一、改正題目(一)
1、學習如何改正錯誤算式使得算式正確。
2、復習9的組成和加減法,確保能夠熟練運算。
二、改正題目(二)
1、學習改正題的三種方式,了解任一數均可修改。
第九周
一、兩個特征進行分類
按運算方法和得數的數目將算式進行歸類,進行9以內的加減法練習。
二、分類活動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觀察比較物體的不同特征并進行分類。
第十周
一、認識時鐘
1、讓幼兒認識時鐘,叫出名稱,掌握鐘面主要特征。
2、理解時針和分針及其運轉關系,能夠辨認整點和半點。
二、記錄時間
1、讓幼兒了解整點和半點的記錄方法,理解鐘面與指針的關系。
2、進一步感知時鐘與生活的關系,初步培養兒童的時間意識。
第十一周
一、學習10的組成
1、要求幼兒有序地進行10的分解。
2、引導幼兒從9的分解推導10的分解。
二、學習10的加減
1、引導幼兒參照實物圖列出算式,學習10的加減法。
2、教幼兒描述應用題。
第十二周
一、學習“0”的算式
1、學習有關“0”的算式。
2、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二、復習10以內的加減(一)
會進行兩個或三個加減符號的連續運算。
第十三周
一、認識人民幣
1、認識十元以內的貨幣,并能夠說出相應的單位名稱。
2、學習貨幣的兌換,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二、超市活動
1、復習10的加法,并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2、激發幼兒的主動探究學習態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十四周
一、學習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教幼兒根據客體區分左右。
2、使幼兒理解客體與自我為中心的左右方向的不同。
二、依樣接畫活動
1、培養幼兒仔細觀察排列規律的能力。
2、幫助幼兒發現規律并依次接畫。
第十五周
一、學習將物體四等分
1、引導幼兒學習將物體四等分的方法。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補漏洞活動
1、引導幼兒根據物體缺口選擇相同形狀的填補物。
2、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第2篇
一、情況分析:
在上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幼兒初步掌握了10以內加減法的運算,同時也對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通過動手操作與游戲,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得到了良好發展。觀察發現,孩子們對自主探索和實踐活動充滿熱情,因此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們將力求創新與趣味性,巧妙結合知識與樂趣。
二、學期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和連減,以及加減混合運算。
2、教導幼兒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題。
3、通過反復的練習,進一步掌握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運算規則。
4、引導幼兒學習相同數相加,為將來學習乘法打下基礎。
5、鼓勵幼兒根據物體的數量進行目測,以提高他們快速準確識別數量的能力。
6、讓幼兒理解等量代換和平均分配的概念,為后續學習除法做好準備。
7、幫助幼兒認識50以內的數字,并能夠比較數字的大小。
8、引導幼兒學習100以內的整10的加法和減法。
9、輔助幼兒了解個位、十位和百位的概念。
10、教授幼兒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等式加減法及豎式加減法。
11、認識圓錐體,并能夠區分圓錐體與圓柱體。
12、了解橢圓體,區分橢圓體與球體。
13、學會認識時鐘,鞏固對一刻鐘和45分鐘的理解。
14、復習以主體為中心的左右區分。
15、引導幼兒通過數格子和涂色,感知面積的守恒。
三、具體措施:
1、教師將根據數學計劃按時開展相關活動。
2、為幼兒提供多樣的操作和探索機會,鼓勵他們積極參與。
3、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具體物品,幫助幼兒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
4、通過游戲活動和動手操作來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
5、利用操作卡片輔助幼兒的學習,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數學內容。
6、家長積極配合教師,共同支持幼兒的學習與理解。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第3篇
大班數學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來幫助幼兒拓展和整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數學經驗,使他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并初步培養運用數學知識認識事物的能力,從而為進入小學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教材分析
我們通過組織數學活動來培養幼兒的觀察和認識能力,為他們提供充分的條件,設計多樣的活動,引導幼兒利用各種感官去觀察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大班數學教學的核心知識包括分類、排序、對應等基礎概念,以及10以內數字的理解,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簡單的幾何形狀和時間、空間的認識。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由于環境、受教育條件和遺傳等因素的影響,幼兒在身心發展上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幼兒在興趣和能力方面逐漸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形成了獨特的個性。應根據每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來制定教學策略,因材施教,以促進每個孩子在數學活動中有所進步。
三、學期目標
1. 教會幼兒1~10的數數、正序與倒序。
2. 正確書寫1~10的數字。
3. 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迅速掌握20以內數字的加減運算及其組合。
4. 引導幼兒對實物或圖形進行分類,并辨別物體的高矮和遠近。
5. 認識并區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和橢圓形。
6. 學習自身與客體為中心的左右區別,并能夠向左、向右移動。
7. 培養幼兒清晰地講述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8. 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歸納和概括數學體驗,學會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問題,運用觀察、比較、類推和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9. 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學會迅速反應。
四、美術方面:
美術教育是一門藝術學科,孩子們在美術學習中不僅能學到如何通過線條表現事物,還能提升動手能力和藝術修養。本學期的美術教學將圍繞教材展開,多方面地培養孩子們的美術能力。
1. 本學期的美術活動將以繪畫為主,提供多次繪畫機會,使幼兒對線條的認識更加明確,畫得更加清晰且符合要求。在此過程中,教師將嚴格監督幼兒的涂色過程,確保他們不超出線條范圍,并遵循涂色順序,有規律地進行涂色。
2. 另一個重要部分是手工活動,主要包括印畫和貼畫,以激發幼兒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在動手操作中發掘美術的奧妙。同時還會通過美術游戲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提高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更好地配合老師的教學,提升實踐能力。
五、音樂方面:
音樂是大班幼兒非常喜愛的一門學科,他們在其中能夠盡情地唱、跳,展現出他們的活潑與可愛。在本學期中,孩子們將學習一些新歌曲,增加音樂知識。除了簡單的兒歌,我們還會進行音樂欣賞、律動和音樂游戲。音樂是一門豐富多樣的學科,我們的教師將努力讓音樂課充滿活力,使每個幼兒都能融入其中,學習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培養表現力,增強自信。
2. 雖然本學期沒有明確的教材,但我們仍會將音樂教學做到極致,讓每位孩子真正喜歡音樂,敢于展現自己。
六、教學措施
兒童的學習是一種主動的活動,他們會根據自身的興趣和需求觀察與操作周圍的事物,進行聯想、想象、比較和分析等思維活動。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將數學知識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并保護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創造有利條件幫助幼兒合理運用已掌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認識事物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第4篇
大班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是通過豐富的活動,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數學經驗,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并培養初步運用數學知識來理解事物的能力,從而為他們未來的學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教材分析
通過多樣的數學活動來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創造良好的環境,并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他們使用不同的感官,觀察和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以培養他們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班數學教育的重點內容包括分類、排序、對應等基本概念,以及10以內數的意義、2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以及簡單的幾何形狀和時間、空間關系的理解。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由于環境、教育條件和遺傳因素的影響,幼兒在身心發展上表現出個體差異,興趣和能力因人而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提升他們的能力,積極引導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
三、學期目標
1. 教導幼兒能夠順利進行1~10的數數、順數和倒數。
2. 正確書寫1~10的數字。
3. 幫助幼兒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使他們能迅速準確地進行相關運算。
4. 引導幼兒學會對實物和圖形進行分類,并識別物體的高低、遠近。
5. 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橢圓形,并能迅速區分這些形狀。
6. 指導幼兒理解以自身為中心和以物體為中心的左右區別,并能進行左右移動。
7. 培養幼兒清晰地講述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能力。
8. 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夠總結和概括數學學習的經驗,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并運用觀察、比較、類推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9. 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熱情,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
四、美術方面: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孩子們不僅能通過學習了解線條的表現,還能提升動手能力與藝術素養。本學期的美術教學將以教材為基礎,全面培養幼兒的藝術感知。
1. 本學期重點將放在繪畫上,給予幼兒更多的繪畫機會,幫助他們清晰地理解線條的定義,并提高繪畫水平。教師要嚴格把控幼兒的涂色規范,要求不超出線條,按順序、有規律地涂色,避免隨意涂畫。
2. 手工活動也將成為重點,尤其是印畫和貼畫,旨在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通過操作發掘其中的樂趣。穿插美術游戲,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
五、音樂方面:
1. 音樂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他們喜歡唱歌跳舞,展現活潑與可愛。本學期,孩子們將學習新歌,增加音樂知識。音樂課除了傳統兒歌外,還包括音樂欣賞、律動和音樂游戲,教師要活躍課堂氣氛,讓每位幼兒都能融入音樂中,學習表達自己,增強表現力。
2. 盡管本學期沒有固定的教材,教師依舊將致力于提升音樂教學質量,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課程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勇敢展現自我。
六、教學措施
兒童的學習是一種主動的探索活動,他們通過觀察、操作、聯想和分析等內在思維活動來學習。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將數字知識與幼兒日常生活緊密結合,通過游戲方式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并創造條件幫助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升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