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教學安排方案(實用3篇)
小學教學計劃主要包括年級目標、教師與學生基本情況、工作思路及安排。三至六年級的目標設定平均分、及格率和優(yōu)生率,教師隊伍由7人組成,涵蓋不同經驗層次。學生英語基礎和興趣差異明顯,教學管理方面將強化溝通和職業(yè)道德培訓,注重英語教育質量。工作安排包括協調教師崗位、制定教學計劃、開展安全教育及定期考試的組織與成績分析。整體工作思路圍繞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突出師生共同努力、制度化管理和科研特色,確保有效教學和全面發(fā)展。其他工作還涉及德育、校園文化和績效工資制度,以增強教師團隊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小學學校教學計劃 第1篇
一、目標:
三年級:平均分60,及格率55,優(yōu)生率35;
四年級:平均分60,及格率55,優(yōu)生率30;
五年級:平均分65,及格率60,優(yōu)生率25;
六年級:平均分70,及格率65,優(yōu)生率30。
二、基本情況:
(一)教師情況
本教研組共包含教師7人,其中男老師3人,女老師4人。他們分別是x、x、x、x、x(支教教師)、x和x。x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深受同事和學生喜愛;x的綜合素質較好;x為剛參加“三支一扶”項目的年輕教師;x是在讀英語本科生,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x為在職英語大專生,雖然從教時間較短,但工作認真。英語組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年齡層次變化較大,從新進大學生到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都有。
(二)學生情況
本學年,3至6年級共有18個班級開設英語課程,學生素質不一,興趣差異明顯。部分班級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濃厚,而有些班級則缺乏興趣,甚至完全沒有基礎。今年有15個班級開設英語課,多數學生基礎相對薄弱。
(三)英語組成員及分工:
教研組組長:x,負責傳達政策,落實任務,組織實施并協調學校相關工作。
英語組組員,負責各自的教學工作,執(zhí)行相關政策,加強對學生的教育與教學。
(四)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
三、工作思路
1、有效溝通。英語組將致力于做好上下溝通,確保學校領導的意圖與教師的需求能夠有效交流,減少誤解和矛盾,使學校的各項政策得以順利推行,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2、強化教師職業(yè)道德培訓。通過輕松的交流方式向教師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定期召開會議,直面教師在職業(yè)道德方面的不足。尤其要提醒教師,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知識,提升學科在學生心中的重要性。
3、認真開展英語教育教學管理。英語組將在年級教學管理上明確三條主線,全方位共同管理,規(guī)范學生行為,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
(1)班主任管理線,促進英語組的常規(guī)管理,規(guī)范學生行為,培養(yǎng)良好習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學科組業(yè)務線,提升英語教學質量。以學科組長為核心,加強教師的業(yè)務學習,分析學科組的優(yōu)劣勢,有針對性地組織活動,以切實提高教學水平,補足短板,力求真正提升進步。教學管理中,每位教師應將“提優(yōu)、輔中、撫差”視為重中之重,進行分層次的課外輔導,分別制定目標,確保年度任務順利完成。
(3)學生行為監(jiān)督線,不僅樹立榜樣,也可監(jiān)督學生行為,成為師生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橋梁。
四、工作安排:
第一周:協調教師與學校的崗位安排。
第二周:協助教導處督促教師制定教學計劃。
第三周:協助教導處督促教師進行教學實施。
第四周:協助學校開展國慶假期學生安全教育工作。
第五周:國慶假期安全工作。
第六周:全面負責第一次月考的組織工作。
第七周:統計和分析第一次月考成績,召開年級教師會議,督促教師進行班級成績分析,尤其是優(yōu)生的跟蹤工作。英語學科組的教研活動。
第八周:
1、教法交流【x具體實施】。
2、優(yōu)生、輔導、差生經驗分享,學科差生會議。
第九周:英語教研組活動(包括教法研討及經驗交流)。督促教學進度,制定期中考試范圍,確定出題教師。
第十一周:期中考試【出題:x】。
第十二周:任課教師對期中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和分析,表彰年級優(yōu)生,督促班主任做好成績分析,特別是優(yōu)生的跟蹤。
第十三周:協助學校工作;安排隨堂聽課周。
第十四周:協助學校工作;繼續(xù)隨堂聽課周。
第十五周:協助學校工作;布置第三次月考的準備工作。
第十六周:進行第三次月考。
第十七周:統計和分析第三次月考成績,召開年級教師會議,督促教師進行班級成績分析,特別是優(yōu)生的跟蹤工作。
第十八周:學科組期末復習研討會【x負責】。
第十九周:組織期末總復習【x負責】;加強學生常規(guī)管理。
第二十周:加強學生常規(guī)管理,督促班級做好學生德育考核,協助學校做好寒假安全工作及期末相關工作。
小學學校教學計劃 第2篇
20xx年我市小學教育工作的總體目標和指導思想是:深入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圍繞“以人為本,素質教育;協調發(fā)展,全面提升;突破創(chuàng)新,勇創(chuàng)佳績”的方針要求,在確?;A教育順利迎接國家驗收的前提下,推動全市小學教育事業(yè)在更高的平臺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根據市教育局20xx年的工作要點以及我鎮(zhèn)20xx年的教育工作計劃,結合我學區(qū)的教學實際,對全學區(qū)20xx年秋季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安排如下:
一、學校管理工作:
1、宗旨:以學生為中心、依法治校、素質教育、激勵成長。
2、思路:師生共同努力、全員參與、集思廣益、共同進步。
3、以實施績效工資為抓手,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熱情,使得努力工作的教師得到應有的回報。
4、改革學校的考核評估方案,在充分聽取教師意見的基礎上,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熱情,促進優(yōu)秀教師成長,增強全體教職工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
5、學校領導班子要高度重視管理標準的提升,深入貫徹《xx市中小學規(guī)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以精細化、制度化為著眼點,持續(xù)加強日常管理,確保各種管理行為規(guī)范化。
6、雖然我省的基礎教育工作已經成功通過國家驗收,但提升基礎教育水平、鞏固基礎教育成果仍然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基礎教育的不斷改善,進一步夯實教育發(fā)展的根基,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與經濟協調持續(xù)發(fā)展。
二、工作目標:
1、注重教師隊伍建設。
學校管理人員要增強大局意識和精細化管理意識,主動提升執(zhí)行力,深入教學一線,集中精力強化課堂教學,提升服務質量;教師則應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強化師德教育,做到依法執(zhí)教、勤勉教書,努力創(chuàng)建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勇于創(chuàng)新的教師隊伍。
2、強化學校常規(guī)管理。
運用先進理念、創(chuàng)新方法、科學精神和實干態(tài)度推進各項工作,以認真的態(tài)度把每一項工作做到精致、扎實,及時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學校管理中的積極性,確保學校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到位。
3、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狠抓課堂教學,系統開展教育質量調研與指導工作,并定期進行學生能力水平測試,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升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水平。
4、彰顯學校科研特色。
以教育科研為特色,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在相關課題研究和校本培訓中,創(chuàng)造更多專業(yè)發(fā)展的機會,塑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教師群體。
5、注重德育工作實效。
強化德育教師隊伍建設,以學生行為規(guī)范教育為抓手,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方式,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體系,形成以學生為本的立體德育結構,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6、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基礎設施,營造和諧、向上的學校發(fā)展氛圍,做好各項宣傳工作,展示學校的教育成果和教師風采,努力將學校建設成一個充滿文化和人文關懷的精神家園。
7、緊抓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機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認真落實績效工資的相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績效考核分配方案,推進事業(yè)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確保教師的切身利益。
8、落實教師繼續(xù)教育工作。
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提升骨干教師的質量與數量,同時鼓勵教師之間的交流,推動校際間的合作與學習,完善骨干教師體系,以更好地提高全學區(qū)的教學質量。
9、市教育局已經將20xx年定為“教育教學質量年”。
各學校需在充分理解工作要點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推動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
10、積極、高效地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樹立德育工作特色,擴大德育品牌影響。
在學校工作中堅持“德育無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確保德育融入學校的每個角落,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二)、實施依法治校,樹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認真執(zhí)行義務教育法,規(guī)范辦學行為,提升校務公開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確保教育質量。
(三)、加強學習交流,塑造教師形象。
為教師安排學習和交流活動,提高教育教學的專業(yè)素養(yǎng),鼓勵教師參與科研和教研活動,提升教學質量。
(四)、深化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
加強課程管理與改革,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全面發(fā)展。
(五)、樹立教育科研品牌,形成學校發(fā)展優(yōu)勢。
通過課題研究和校本培訓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鼓勵教師撰寫論文,提高學校整體的科研水平。
(六)、確保安全第一,打造平安校園。
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保障學生的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營造安全、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
(七)、細化常規(guī)管理,推動工作穩(wěn)定發(fā)展。
確立以服務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強化常規(guī)管理,確保每位參與者都有責任,共同追求更高的目標。
四、其他有關工作:
1、認真抓好黨建工作,發(fā)揮黨員的示范作用。
2、做好后勤服務,關注教育教學前線。
3、積極組織傳統活動,爭取在不同活動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4、關注教師福利,豐富教師生活,提高教師的歸屬感。
5、加強體育衛(wèi)生工作,維護學生健康。
6、提高幼兒園管理水平,持續(xù)改善教育質量。
7、爭取上級支持,完成寄宿制小學的建設。
小學學校教學計劃 第3篇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引導,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緊緊圍繞學校教育工作的整體部署,積極實施以“5851”戰(zhàn)略思想作為支撐,以課程改革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主動推進各項工作,建設高效課堂,切實推動有效教學,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要點
(一)強化教學常規(guī)管理,提升教學質量
1、深入推進教學常規(guī)管理。本學期,教學管理部門將對教學常規(guī)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增強管理和檢查力度,定期檢查各項工作,督促教師認真履行職責,提高教師的工作自覺性,對學生的學習負責。
2、嚴格遵循課程計劃,依據《黑龍江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按要求開設各科課程,確保國家課程的實施;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設置地方課程,如古詩文誦讀(3—6年級),認真落實3—6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3、持續(xù)推進新課程改革,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引導四至六年級教師探討適合我校的課堂教學模式,扎實推進“五步三學”教學模式的實施,不走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加強作業(yè)管理,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要求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yè),實行書包不回家工程,三至六年級作業(yè)時間不得超過40分鐘,針對學生的差異留出不同層次的作業(yè),確保每位學生均能有所進步。不允許錯批、漏批作業(yè),也不允許學生代批,學期末進行集中質量測試。
5、開學之初,要求教師認真研讀教材及教師用書,制定合理的教學進度與計劃,對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等常規(guī)教學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提高備課質量,確保教學目標的落實。
6、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充分利用40分鐘的課堂時間。教師需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設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業(yè)。教師應具備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用平等和關愛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7、定期對教師進行聽課,隨時檢查教學工作的落實情況,評估教師在新課程標準實施中的表現與成果。教學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80節(jié),教師聽課不少于20節(jié),并制定聽評課制度,及時反饋,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8、積極開展優(yōu)生培養(yǎng)與學困生轉化工作。要重視優(yōu)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超前意識培養(yǎng),對學困生則注重個別輔導,查明原因,建立檔案,關注家庭教育與學校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深化教學改革
堅持“以人為本,以質量為根”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每堂課的效益。
1、在九月份開展骨干教師示范課及課改教師的匯報課活動。
2、十月份舉辦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評比及課改教師過關課活動。
3、十一月份舉行“父母開放周”活動及課改匯報展示課。
4、十二月份開展復習課教學研討活動。
5、學科教研組需制定學期教研活動計劃,每兩周組織一次大型教研活動,結合教學實際,注重活動的有效性,期末進行先進教研組的評比。
6、各教研組針對課改實施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學校隨時開展調研和抽查,學期末整理上交過程材料。
(三)積極開展競賽活動,促進教師素質提升
1、依照市局活動安排,組織教師參加《藝術教育成果展》,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
2、關注教師基礎課、過關課活動,鍛煉教師隊伍,提升我校教師的專業(yè)能力。
3、繼續(xù)推進教師教學設計、案例、隨筆及反思的評選活動,組織學生的作文、口算及數學計算大賽等,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加強師資培訓,建設優(yōu)秀教師隊伍
樹立形象,提升素質,著重更新教育理念,通過理論與業(yè)務培訓,促進教師將新的理念應用于教學中。
1、開展教育理論培訓,要求教師每月完成“五個一”:撰寫一篇教學設計,上一節(jié)公開課,寫一篇教學反思,做一個案例剖析,撰寫一篇基于校本研究的經驗或論文,推動教師向研究型轉變。
2、結合校本教研,支持骨干教師培訓,給予他們實踐機會,通過工作中的鍛煉提升能力。
3、注重青年教師培養(yǎng),定期組織其上公開課,提升備課、講課、評價能力,加速適應教學工作。
4、利用外出聽課機會,選派教師學習先進的課堂教學經驗,提升教學水平。
5、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組織教師參加各項比賽,通過比賽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
(五)開展課題研究,推動科研興校
1、持續(xù)推進“十二五”課題研究工作。
2、組織教師參與市教育科學研究活動。
3、積極做好20xx年教學成果申報工作。
4、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小學生如何書寫規(guī)范漢字”課題研究,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通過實驗與研究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