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第一學期英語課程教學安排
本班共有學生,整體性格外向活潑,英語基礎扎實,但存在學習習慣不佳、作業完成不及時、課外知識匱乏等問題。本學期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為今后英語學習打下基礎。在教材方面,六年級下冊為小學最后一冊,包含四個單元,注重復習與新知銜接。教學目標包括掌握61個短語和單詞、完成手工制作、聽唱兒歌和歌曲、理解文化知識等。課堂教學要注重語言實踐,靈活應對教學目標,激發學生興趣。課后作業旨在鞏固所學,且應及時批改并給予反饋。教師需反思教學過程,總結經驗以改進教學效果。復習階段將系統整理已學知識,確保學生達到課程標準。教學進度涵蓋身高、疾病、周末活動等話題,分為多個單元與復習部分。
本班目前共有學生名,其中男生名,女生名。學生整體性格活潑好動,個性外向,但從學習情況來看,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較為扎實。然而,學習習慣存在問題:沒有養成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部分學生作業不能按時、認真完成;課外知識相對匱乏,知識面不寬,沒有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表達能力不足,不常能夠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尤其是獨立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較弱。本學期將繼續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二、教材概況
六年級下冊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冊教材。小學在升入初中之前的最后一個學期內,需要對整個小學所學的主要詞匯和語音進行全面系統的復習。為了更符合這一學期的教學實際,為學生進入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奠定更為扎實的基礎,編者將本冊六個單元的新語言學習內容精簡為四個單元;將學期中的Recycle 1和學期末的Recycle 2合并擴展,形成兩個綜合復習單元。
三、教學目標
1、 能夠聽、說、讀、寫61個短語和單詞,以及7組句子和4個單句(話題包括長度、重量、高度、就醫、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動、旅行、晚會等)。要求能夠在真實語境中正確使用,并能理解簡單的語篇。
2、能夠完成1個手工制作。
3、能夠聽懂并吟唱6首兒歌。
4、能夠聽懂并演唱6首歌曲。
5、能夠完成4個自我評價活動。
6、能夠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7、能夠接觸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本套教材的一大特點是在不斷滾動復現已學知識的基礎上呈現新知。在編寫這本教材的過程中,編者注意到單元之間語言點的銜接與復現,同時也盡力實現本冊與上幾冊學生用書之間語言的互聯互通與鞏固擴展,從而為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打下基礎。
四、課堂教學
(1)教師在課堂上應保持語言與行為文明,充滿熱情投入教學工作,公正、客觀地對待每位學生,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導向、激勵、評估與反饋作用;應根據目標設計問題情境,并將問題情境轉化為教學活動,師生在良好的教學活動中完成教學任務;既要遵循課時計劃與教案進行教學,也要靈活適應課堂實際進程,關注活動的多樣性、有效性與科學性;課堂教學要有條理性,環環相扣,保障每堂課的質量。
(3)明確英語課堂是語言實踐課程,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講與練的關系,避免單純的灌輸,要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講解要言簡意賅,深入淺出,練習形式必須多樣化且具有實效性。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口頭與書面)時間應不少于三分之二。每堂課都需有明確的訓練目標,充實的內容,緊湊的環節與高效的方法,合理把握教學深度、廣度和密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在實踐中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
五、課后活動
1)課后作業的目的在于復習鞏固已學內容,作業可分為口頭和書面兩種,其量應確保中等學生能在約十五分鐘內完成。書面作業需全批全改,錯誤之處需要求學生訂正。批改工作要求及時規范,統一使用激勵機制,例如星號、小紅花及A B C不同等級的評分,提倡面對面批改并做好記錄和評述。
2)要開展豐富多彩且符合學生語言水平與年齡特點的課外活動,每年級至少每學期組織一次。這些活動形式可以是演講、唱歌、對話表演、講故事、書法展等。要積極鼓勵學生組建興趣小組,并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及網絡等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開展“英語角”活動。
3)每堂課結束后,教師需回顧課堂情況,記錄教學中的得失、經驗及改進措施,以此作為未來教學的參考。要堅持相互聽課,每位教師至少每學期聽課5節,并每學期上公開課一次,每學年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或經驗總結。
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回顧教學過程,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與可改進之處,為今后的教學提供經驗支持。反思是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對教學效果的評估與反思應具體化,簡單地回答“滿意”或“不滿意”對教學改進無益。教師應提出具體問題,促進對教學的深入思考,例如:
1. 教學是否按計劃進行?若沒有,問題出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2. 教學目標達到了嗎?怎樣判斷?
3. 學生是否喜歡這堂課?有哪些判斷依據?
4. 學生的反應是否與期望一致?若不一致,原因何在?
5. 對這堂課程,最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分別是?原因是什么?
6. 若有機會,有哪些地方會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
六、復習
本冊教材安排了四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及兩個評價活動,并留有六周的復習時間。教師需有計劃地安排復習課,以幫助學生系統復習與整理小學階段所學的英語知識與內容,依據課程標準來檢驗學生是否達到規定的目標標準。
教師在整理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歸納:
1、語音:
第二冊:學生需聽、說、認讀26個字母的大寫和小寫形式。學完本冊后,所有學生應能認讀26個字母。
第三冊:要求學生聽、說、讀、寫26個大小寫字母,并開始書寫單詞,掌握一些基本詞匯。每位學生應能正確默寫26個字母的大小寫形式。
第四冊:歸納并要求學生掌握五個元音字母的開音節和閉音節讀音。通過學習,學生應基本掌握拼讀符合讀音規則的單詞,并開始書寫句子。
五年級上、下冊:培養學生掌握常見輔音與元音字母組合的讀音,上學期16個,下學期15個字母組合。教師需不斷總結與歸納,幫助學生掌握發音規則,提高拼讀單詞的能力。
六年級上冊:學生需認讀48個音標。在學期結束時,學生應能基本認讀這些音標,并拼讀簡單的單音節詞。通過本學期學習,學生應能進一步掌握雙元音。
2、語法:
(1)(時態)通過對話中學習,實踐操作使學生感知語法現象,適時引導學生自我比較歸納。
從第一冊到第四冊學習一般現在時及簡單的祈使句。
五年級上冊學習情態動詞(can)的用法;學習There be 結構。
五年級下冊學習現在進行時。
六年級上冊學習be going to(一般將來時)的用法。
六年級下冊學習形容詞比較級及一般過去時。
(2)(名詞)
了解名詞的單數和復數形式。
(3)(代詞)
學習人稱代詞(主格、賓格)和物主代詞(形容詞性、名詞性)。
(4)(介詞)
學習in, on, under, behind, near, at等常用介詞的用法。
3、話題:
基于對已學知識的不斷復現,在不同階段呈現新知,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知識的連貫性。
第一冊:學習用品;身體部位;顏色;動物;食物和飲料;數字。
第二冊:同學;家庭成員;數字;水果;方位;動物。
第三冊:教室;學習用品;朋友;居室;食物和飲料;職業。
第四冊:學校;時間;服裝;天氣;價格;農場。
五年級上冊:老師;日常活動;食物;家務勞動;居室;自然現象。
五年級下冊:日常活動;季節;生日;家務勞動;動物;郊游。
六年級上冊:交通法規;問路;課外活動;業余愛好;職業;水循環(植物)。
六年級下冊:高度、長度、重量;就醫、情感;周末活動;假日活動。
4、詞匯
教師用書已根據詞匯類別從三年級到六年級進行歸納(P121)。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適時進行詞匯的復習與聽寫,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單詞記憶習慣。
本學期學生進入六年級下冊,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與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應達到相應目標,確保學生在畢業時達到二級目標。
七、 教學進度:
周次 單元 題目 話題
1,2周Unit 1 How tall are you? 身高;長度;重量
3,4周Unit 2 What’s the matter, Mike? 疾病;情感
5,6周Unit 3 Last weekend 周末活動
7,8周Unit 4 My holiday 假日活動
9,10周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 旅行話題
11,12周Recycle 2 A farewell party 聚會
13~期末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