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電教室年度工作規劃
小學電教室的發展工作計劃旨在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和教學資源的開發。計劃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加強電教設備管理,推進多媒體教學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具體目標包括提升教師使用網絡技術的能力、完善教學資源庫、更新校園網絡結構、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和電教設備管理。為實現這些目標,學校將開展多項工作,如投資現代教育設施、組織電教活動、定期檢查設備及教學媒體使用情況,并為教師提供多樣化的培訓與比賽,以激發創造力和提升教學效果。整個計劃強調重點、合理配置資源、注重實際效果,以推動電教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
結合我校電教室的發展現狀,明確目標,合理安排,確保實效,逐步落實各項工作;堅持以培訓促進應用,以應用推動需求,以需求引導發展的策略;強調重點、合理配置資源、注重實際效果、分層開展工作方針。加快小學電教室的建設步伐,不斷豐富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和軟件,提升教育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全面提高電教技術在教師隊伍中的運用能力;持續推進校園網絡的建設與使用。
二、具體目標
1、教師培訓目標
教師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針對我校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和電教媒體使用方面的整體水平,增強培訓力度,提升教師使用網絡技術進行教學和辦公的能力,同時提高課件制作水平。
2、教學資源開發目標
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鼓勵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提高整體教學效果。本學期將加大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結合的力度,舉辦軟件應用培訓和課件制作比賽,以激發教師的創造力。
3、教學資源庫建設目標
進一步開發和完善教學資源庫,常用的教學光盤和資料應上傳至服務器,供教師共享使用。鼓勵教師積極貢獻課件和備課資源,以方便大家通過校園網獲取教學資源。
4、校園網絡更新目標
借助教體局推進“光纖進校園,提升校園網建設”的契機,優化校園網結構,更新內容,以增強對外宣傳效果。
5、信息技術教育目標
落實“信息技術教育”工作,強化信息技術課程的教研實踐。將“充滿趣味的課、有價值的課和有文化的課”作為課堂教學探索的核心目標。
6、電教設備管理目標
健全電教設備與多媒體教室的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各類電教記錄,包括教師多媒體課件使用記錄及多媒體教室的使用情況。提升設備利用效率,優化課堂教學環境。
三、主要工作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下學期重點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大投資力度,繼續完善學校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教學需求。
(二)強化電教設備管理
1、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做好電教設施的登記和維護工作,記錄使用情況及問題。
2、確保電教設施和網絡設備的安全、高效使用,制定管理制度并完善記錄,保障設備的利用率達到90%以上。
3、加強學校電腦的管理與維護,定期更新系統和殺毒軟件,確保網絡和軟件的安全運行。
(三)開展多樣化電教活動
1、組織新教師進行電子白板使用培訓,提高其教學效果,邀請骨干教師進行示范展示。
2、鼓勵教師學習建立個人博客,提升其電教水平。
3、為35歲以下教師舉辦打字和課件制作比賽,促進教師的課件制作能力,確保他們能夠獨立完成電教課件制作。
4、籌備校園電視臺,開設“文化熏陶”相關欄目,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四)加強電化教學的常規管理
1、將電化教學工作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并定期總結。
2、定期檢查各種教學媒體的使用和保管情況,并及時反饋檢查結果。
3、確保電教設備的檢修和維護工作常態化。
4、保持微機教室及計算機網絡的正常運作。
5、在電子白板到位后,要求年輕教師每月至少開展兩節使用電子白板的電教課程并做好記錄。
(五)做好教學服務工作
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積極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支持,保障電教設備的調試和維護,協助教師課件制作,負責校園網絡的維護及各項活動的攝像工作,確保學校教育現代化水平的提升。
工作安排
常規性工作
1、更新校園網信息。
2、每月檢查微機及班班通設備,確保每位教師至少制作兩個課件。
3、定期檢查班班通使用記錄,確保電子白板的規范使用。
4、維護和清查電教資產。
5、將教學光盤和程序上傳至服務器。
6、跟蹤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情況。
具體安排如下:
二月份:
1、檢查和維護計算機設備。
2、開展電子白板使用培訓。
三月份:
1、組織個人博客建立培訓。
2、籌備校園電視臺工作。
3、展示電子白板的應用效果。
四月份:
1、進行gif動畫制作培訓。
2、進行校園電視臺試播。
3、舉辦學生打字比賽。
4、舉辦35歲以下教師的打字比賽,提前通知進行準備。
五月份:
1、展示骨干教師電子白板的使用成果。
2、舉辦35歲以下教師的課件制作比賽,要求自制課件能在電子白板上展示。
六月份:
1、開展錄音軟件使用培訓。
2、展示個人博客成果(根據實際建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