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學期班主任工作安排計劃5篇
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更要注重他們的心理發展與團隊精神。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學期教學計劃模板,能夠幫助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安排課程內容,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積極性。本學期,我們將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鼓勵學生在強化身體技能的培養他們的協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而實現全面素質的提升。
體育教學計劃 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繼續落實國家關于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指導,嚴格遵循《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更新教學觀念,實施新課程改革,完善體育課程方案,確保體育工作落到實處。以“健美操”為亮點,力爭將我校建設成為一所富有體育特色的學校。
二、工作內容:
1、重視師德建設,注重言傳身教,繼續加強教研組的團隊氛圍,提升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鼓勵每位教師投入更多熱情,團結合作,嚴謹治學,共同推動學校的體育工作向前發展。
2、強化安全防范措施,將“安全意識”置于首位,確保學校體育活動的安全性,維護活動場地和設施的完好,保障學生的身心安全。
3、繼續深入學習與研究《體育與健康》新教材,認真踐行體育教學“六認真”標準,開展互聽互評課程,以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倡導“健康第一”的原則,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習慣,掌握科學鍛煉方法,樹立終身鍛煉的意識。
4、加強對年輕教師的培養,樹立專業思想,培養扎實的工作作風,提升觀察、組織、講解、示范、激勵及創新能力,通過相互授課促使共同成長。
5、增強教研組的科研意識,營造科研氛圍,通過科研推動教學,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使體育教學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注重課題研究,收集相關資料,撰寫高質量的研究論文。
6、進一步加強各運動隊的訓練,不僅要提升運動水平,更要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力爭在比賽中取得優良成績。借助“健美操”這一窗口,推動我校體育特色的進一步發展。
7、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類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有至少一小時的運動時間,做好三操兩課兩活動的組織安排,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
體育教學計劃 2
一、田徑:
凡在20xx年秋季及20xx年春季的小學生田徑比賽中,獲得前六名,或在各中心學區田徑賽事中獲前三名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
二、游泳:
凡在20xx年7月之后參加北京市與海淀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小學生游泳比賽,獲得各項前三名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
三、乒乓球:
凡在20xx年7月至20xx年4月期間,參與教育行政部門主辦的區級及以上乒乓球比賽,獲得個人前三名的學生,均有培養潛力。
四、籃球:
A、凡在20xx年7月至20xx年4月,參加教育行政部門主辦的市、區小學生籃球比賽并獲前三名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的主力隊員。
B、雖然未參與市、區行政部門組織的比賽,但對籃球運動有濃厚興趣,身體素質優秀并經專項測試的學生,亦有培養前途。
五、排球:
A、凡在20xx年7月至20xx年4月,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市、區小學生排球比賽并獲前三名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的主力隊員。
B、雖然未參加市、區行政部門組織的比賽,但對排球運動熱愛,身體素質良好并經過專項測試的學生,亦有培養前途。
六、足球:
A、凡在20xx年7月至20xx年4月,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市、區小學生足球比賽獲得前三名的學生,均為有培養前途的主力隊員。
B、未參加市、區行政部門組織的比賽,但熱愛足球運動,身體素質較好,經過專項測試的學生,亦有培養前途。
七、手球:
身體素質良好,經過專項測試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
八、棒壘球:
A、凡在20xx年7月至20xx年4月,參加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小學生棒壘球比賽并獲前三名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的主力隊員。
B、雖未參賽但熱衷于該運動,身體素質優秀并經過專項測試的學生,亦有培養潛力。
九、藝術體操(健美操):
A、凡在20xx年6月至20xx年3月,參加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小學生藝術體操(健美操)比賽并獲前三名,或通過藝術體操、健美操、武術、競技體操等級者,均有培養前途。
B、身體形態優越,身體素質良好,具備音樂節奏感及一定表現力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
十、武術:
A、通過武術二級以上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
B、身體形態優越,身體素質良好并經過專業測試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
十一、跆拳道、拳擊:
身體形態良好,身體素質優越,腿部力量強勁并經過專項測試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
十二、射箭:
身體形態優越,身體素質良好,臂部力量較強且經過專項測試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
十三、水球:
熟練掌握兩種以上游泳基本技術,具有較強的上、下肢及腰部力量,耐力素質良好,并經過專項測試的學生,均有培養前途。
值得一提的是:若孩子具備體育特長,部分學校可能給予加分優惠。然而,若想進入優秀學校的特長班,需仔細權衡,因為特長生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校在競賽中取得佳績,而學校普遍對特長生的學習關注度不高。
體育教學計劃 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體育教學計劃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致力于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助力學校體育工作邁上新臺階。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推動學校體育工作成為素質教育實施的關鍵環節,通過科學管理,促進體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深化教學改革,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依據《小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努力打造學校體育特色,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學生。
二、工作目標:
1、提升教學質量。
2、強化業余訓練,提升運動水平。
三、工作重點及主要措施
1、強化課堂常規,提升課堂質量
本學期,體育組將專注于課堂常規的執行,確保課堂教學質量。根據新的課程標準和教材,體育教師需深入理解課程精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認真制定教學計劃與教案,涵蓋室內外課程。注重理論學習,加強師德、理論水平以及教學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嚴格自律,樹立教師榜樣,遵守學校作息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耐心細致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課堂上多進行實操訓練,力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2、規范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嚴格按照課程計劃,確保體育課的質量與數量,落實“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活動時間。本學期將加強廣播操的訓練,積極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并及時上報相關結果。
為長期發展,建立健全校級運動隊框架,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確保每天保證一個小時的訓練時間,規范運動隊的訓練制度,爭取得到各班主任和學校領導的支持。特別強化乒乓球、田徑和籃球特長班的訓練,力爭在各類比賽中取得佳績。
3、完善器材管理
制定標準和計劃,合理配置體育器材和場地,落實管理制度,確保器材的借用和歸還有序進行,以實現器材的高效使用和安全保障。
四、活動安排
第一周:制定體育工作計劃,安排本學期的體育工作。
第二周:完成教學計劃的制定,備好課程材料,認真開展體育教學。
第三周:各訓練小組制定訓練計劃。
第四周:集中練習廣播操。
第五周:進一步加強體育教學與運動隊訓練。
第六周:籌備區夏季運動會的相關事項。
第七周:做好大課間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第八周:持續推進體育教學與運動隊訓練。
第九周:加強運動會的訓練安排。
第十周:配合學校期中考試的相關工作。
第十一周:繼續積極進行運動會訓練。
第十二周:增強運動會訓練的頻率,早晚進行訓練。
第十三周:保持高強度的運動會訓練,確保訓練質量。
第十四周:為六一兒童節活動進行體育項目的彩排。
第十五周:積極配合六一活動的演出安排。
第十六周:參與區運動會的相關賽事。
第十七周:對區運動會進行總結與反思。
第十八周:對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考核。
第十九周:整理歸檔體育相關資料。
第二十周:配合學期期末考試的相關工作。
20xx年2月
體育教學計劃 4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普遍年齡較小,注意力分散、活潑好動,難以長時間維持興趣,自我控制力較弱,對體育課的理解和認知較為匱乏。室外體育活動環境干擾較多,給一線教師的授課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面臨組織課程的困擾,部分教師甚至感到無從下手,導致教學質量受到影響,難以完成教學目標。然而,學生對體育活動通常保持著一種好奇和探索的態度,他們具備較強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對新技術動作的初次印象格外深刻,因此他們的體育興趣往往從模仿中萌發,并在愉快的體驗中不斷深化。為了讓學生更加投入體育課堂,教師需要多加引導、激勵,并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他們真實地感受到體育活動和課堂的樂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學習目標
1、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基本的健康保護常識,激發他們熱愛生活、關注健康的意識。
2、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運動、游戲及韻律活動的方法,培養他們正確的身體姿態,提高身體素質和基本運動能力。
3、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體驗樂趣,培養他們活潑、樂觀的情緒以及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同時發展同學間友好相處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4、使學生理解做操的益處及基本的安全常識,初步掌握個人衛生與健康的知識,逐步養成良好的身體姿勢和生活習慣,學會與同伴和諧相處,培養互相關心的優良品質。
5、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加強良好道德觀念的培養。
三、教學進度
(略)
四、教學措施
1、通過評比的方式增強學生的榮譽感,提高課堂組織的效果。
2、利用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參與積極性。
3、通過正確示范和靈活引導促進技能的掌握。
4、運用語言激勵學生,提升練習效果。
5、學習新體育課程標準和相關體育理論,吸取經驗,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段,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開展體育課堂教學。
體育教學計劃 5
一、學情分析:經過多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提升。然而,仍有許多同學未能順利通過健康標準的考核。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們將繼續增強身體素質的訓練,重點關注男生的“引體向上”、女生的“仰臥起坐”以及耐力跑的訓練。我們將依據學校的工作目標,確立個人的工作計劃,具體內容如下。
二、工作目標:
1、深入研究教學大綱,確保完成教學目標,拓展教材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提升個人專業素養,增強教研能力,學習并掌握先進的教學策略、方法與評價標準,以提高課堂效率。
3、設計一堂高質量的優質課或撰寫一篇原創教學論文。
4、組織好“兩操一課”活動以及校內外的體育賽事。
5、負責體質健康測試的組織與統計,撰寫相關報告和工作總結。
6、制定體育課及活動的安全預案和應急應對措施。
三、具體措施:
1、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及相關教材,根據學校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教材內容,重點學習高三的排球戰術與體操雙杠和支撐跳躍兩個模塊。這兩個模塊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較高,因此每節課將合理安排素質訓練,確保模塊學習的質量和學生的體質健康。
2、加強團隊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攻克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尤其是如何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學生興趣的培養是提高體育課鍛煉效果的關鍵,也因此有助于學生自主鍛煉和參與活動。為此,我們將通過調研和分析,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練習形式和評價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創新,認可有價值的練習方法。
3、利用外部學習和網絡資源,互相交流成功教學經驗,學習先進的理念和方法。積極參與市區的培訓及教研活動,持續提升教學水平,更加靈活地應對課堂的挑戰,提高課堂的生動性和有效性。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提升學生對運動常識的理解與應用,熟悉體育競賽的規則和方法,以培養他們參與的樂趣,激勵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了解各類運動項目的潛在風險,教育他們在比賽前進行熱身,以盡量避免運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并確保安全。
5、組建業余訓練隊和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積極參與市區組織的各類體育比賽,力爭取得優異成績,充分展示學生的體育技能和健康水平。
四、教學進度:
1、排球模塊
1) 第2周—第5周進行進攻戰術的訓練,包括3號位近體快球、4號位進攻和2號位背飛;
2) 第6周—第9周進行防守戰術的學習,涵蓋中1—2、邊1—2及心跟進;
2、體操模塊
1) 第10周—第14周學習雙杠跳上—支撐擺動;前擺分腿坐前進;前擺上、前擺下、后擺下;
2) 第15周—第18周進行支撐跳躍與騰躍,包括側騰躍、蹲騰躍(屈腿騰躍)及分腿騰躍;
3) 第19—20周進行體能與技能的考核;
五、活動計劃:
1、4月份組織校內學生乒乓球比賽;
2、4月份參加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
3、5月份參與區中學生籃球賽;
4、5月份組織區中學生乒乓球賽;
5、6月份參加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