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學期健康教育計劃
本學期班級共有26名幼兒,男生14名,女生12名,新入園4名。經過小班的學習,大部分孩子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語言表達、交往及自理能力有顯著提升。我們將繼續規范日常作息,提升保教質量,加強自我服務意識、友愛精神和與師長的尊敬態度。保教工作方面,注重環境衛生與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教育教學方面,強調常規訓練、友愛合作與動手能力的提升。培養幼兒傾聽習慣與社交能力,通過互動活動增強他們的交流。工作計劃列出九月至一月的主要活動,包括新生適應、節日主題活動及家長溝通。整體目標是讓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更好地發展。
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們班級共有幼兒26名,其中男生14名,女生12名,新入園的小朋友有4名。經過小班一年的學習,幼兒在生活和學習方面都有了顯著的進步,大部分孩子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人有禮貌,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在培養幼兒熱愛幼兒園的基礎上,認真規范幼兒的一日常規,努力提升保教質量,進一步增強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助人為樂的精神、尊敬師長的態度以及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情感,力求讓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保教工作
1. 每天由生活老師做好環境衛生、通風等工作,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嚴格遵循幼兒的一日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好幼兒的一日活動,整理好室外環境,為幼兒創造一個干凈、舒適、健康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2.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幼兒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將臟物放入口中,以防止病從口入。同時加強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鼓勵他們學習簡單的自理生活技能,例如整理自己的床鋪。
二、教育教學工作
1. 繼續加強幼兒的常規培養,良好的常規對于教學秩序至關重要,而這又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通過晨間談話、隨機互動、離園前交流等方式,向幼兒明確常規要求,并采用多樣的形式進行訓練,逐步提升幼兒的自我約束能力。
2. 在區域活動中增強幼兒之間的友愛、謙讓以及協作精神,關注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與能力,提高他們的講述能力,幫助幼兒掌握閱讀的方法,能夠靈活翻閱并學習,同時訓練幼兒講述故事的能力。
3. 繼續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本班制定了一套“手工活動”課程,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本學期我們還將結合折紙進行撕貼、涂色等技能訓練。
4. 注重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傾聽是一種重要的社交能力。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不僅能讓幼兒準確理解信息,還能讓他們在社交中展現出認真和尊重他人的修養。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
(1) 多與幼兒進行有效的交流,讓孩子們學習如何理解他人所說的話,弄清楚重要信息,并注意說話的時機,以傾聽行為來影響和引導他們;
(2) 提供傾聽的機會,如播放音像作品,讓幼兒安靜傾聽;
(3) 在活動中開展多樣化的表演、講故事、新聞發布會等活動,讓幼兒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鼓勵他們積極參與;
(4) 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與交往能力,通過玩具互換、食物分享、合作游戲等形式,增進幼兒的互動,幫助他們建立友誼,同時引導幼兒學會自律和遵守游戲規則,在與人相處時禮貌待人,并能主動問好和交流,交到好朋友。
工作計劃
九月份
1. 穩定新生情緒,讓他們喜歡上幼兒園,并結識新朋友;
2. 加強班級活動、課間常規的管理;
3. 開展“我愛老師”的主題活動,了解“中秋節”的由來;
4. 學習中班體操;
5. 總結九月份的教學工作。
十月份
1. 開展“國慶節”主題活動;
2. 召開家長會,搭建家園溝通平臺;
3. 繼續強化常規教育,培養孩子起床后整理床鋪的習慣;
4. 總結十月份的教學工作。
十一月份
1. 加強幼兒的保暖工作;
2. 建設植物角區;
3. 總結十一月份的工作。
十二月份
1. 開展游園活動,共同慶祝“圣誕節”;
2. 師生共同創設環境;
3. 完成本月工作總結。
一月份
1. 制定本月工作計劃;
2. 進行全面復習;
3. 召開期末家長會。
四、班級管理
1. 認真制定月、周計劃,按計劃開展各項活動,使幼兒的日常活動做到動靜結合,科學管理;
2. 管理好班級物品;
3. 加強區角活動的管理。
五、家長工作
做好家長工作,提升家園共育的效果:
1. 認真填寫《家園聯系手冊》,發揮其橋梁作用;
2. 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開展家訪;
3. 針對不來園的孩子,及時電話聯系,了解情況;
4. 每日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