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工作安排
我們不僅要關注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和富有趣味的閱讀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探索語言的魅力。強調與生活的結合,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所學,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本班共有學生45人,男生27人,女生18人。經過一學年的教學,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充滿熱情,且學習態度較為認真。許多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漢語拼音,準確拼讀音節,并能夠借助拼音進行漢字的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他們初步掌握了結合詞語理解詞義,認識的常用漢字數量也有所增加,能夠辨別所學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認讀熟悉的多音字。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主動參與學習,并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初步具備了獨立識字的能力。他們能夠運用學過的詞語進行造句,會尋找部分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大多數學生能夠理解他人的敘述,邊聽邊記住主要內容,并能夠復述。能流利朗讀課文,并在默讀時能夠說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許多學生能夠靜下心來認真閱讀短文,對詞句進行深入理解,并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其情感內涵。
不過,由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接受能力存在差異,學習情況參差不齊。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尚需培養,書寫不夠認真,學習態度懶散,依賴性強,學習方法也不夠科學。特別是在習作能力方面,還有待提高。整體來看,動筆前的構思尚且不足,作文缺乏創意與個性,行文中不夠具體、生動,表現出較為公式化的特征。有些文章內容空洞乏味,后進生的習作語句不通、不連貫,作文水平停留在一、二年級的水平。在新的學期中,我會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措施,以期提升全班學生的寫作水平,努力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習作追求真實、求實和創新。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使用的教材為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共分為四個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習作、課文和單元練習。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共2課。
2、課文安排23課,分為7個單元。
3、習作安排7課。
4、單元練習共7個。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針對小學四年級學生,旨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部分共3課,指導學生選擇閱讀材料,學會做讀書筆記并注意觀察周圍事物。
2、課文部分設置23課,具有廣泛的選材和多樣的體裁,旨在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全面發展。本冊生字均融入課文中,采用“識寫分流”的教學方式。課后的練習簡單實用,主要包括朗讀、背誦、默讀和復述等訓練;鋼筆描紅和抄寫常用詞語,復習所學的生字;結合語境理解詞語和句子,學習自然段的構成和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模仿課文句式和寫作方式進行局部仿寫,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3、習作部分共安排7課,以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踐體驗為宗旨,內容豐富有趣,形式靈活多樣,操作練習提供多種選擇,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進行寫作,增強自信心與創新意識。
4、單元練習共7個,側重綜合性,包括字詞句、朗讀背誦、寫字及口語交際,旨在豐富語言學習內涵,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識傳授和能力訓練中,堅持進行良好的道德品質教育,樹立學生遠大目標,激勵他們刻苦學習文化科學知識。
2、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自信心與習慣。
3、在語文學習中,引導孩子了解社會、認識自然,感受中華優秀文化的熏陶,領悟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語文教學。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培養相應的習慣;愛惜學習用品。
(2)掌握正確的寫字方法,培養積極發言與認真聽講的習慣。
(3)培養勤于朗讀背誦和課外閱讀的習慣。
(4)主動查閱字典,勤于識字。
(5)認真練習鋼筆字、毛筆字。
(6)自主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
(7)選擇性閱讀課外書籍,并在閱讀中做筆記和觀察事物。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其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能準確認讀366個生字。
(2)按筆順正確書寫220個生字,確保字形端正勻稱。
(3)練習鋼筆字,字跡正確、整潔。
(4)練習毛筆字,做到端正、紙面干凈。
4、口語交際。
(1)認真聽取他人發言,能夠轉述簡單的內容,講述課文故事。
(2)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表達完整連貫的句子。
(3)根據聽讀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確保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勇于在眾人面前發言,與他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通順、態度大方有禮。
(5)討論中主動發言,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
5、閱讀。
(1)培養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力,能背誦指定課文,能夠復述課文內容,掌握分段朗讀技巧。